第一節(jié) 代理的概念和特征
一、代理的概念
代理的概念有廣義代理與狹義代理之分。廣義的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或以自己的名義與第三人為民事法律行為,而產生的法律后果直接或間接歸屬于被代理人。狹義的代理,是指代理人僅以被代理人的名義為民事法律行為,而產生的法律后果直接歸屬于被代理人。代理的概念還可分為直接代理與間接代理。直接代理就是狹義代理。間接代理,就是指代理人以自己的名義為民事法律行為,而使法律后果間接地歸屬于被代理人。廣義的代理概念,其既包括直接代理,同時也包括間接代理。在代理制度中,代他人為法律行為的人稱為代理人;由他人代理民事法律行為并承擔法律后果的人稱為被代理人,也稱為本人;與代理人進行法律行為的人稱為第三人,也稱相對人。
二、代理的特征
。ㄒ唬┐砣艘员淮砣说拿x或自己的名義與第三人進行民事活動
代理有直接代理與間接代理之分。按我國《民法通則》第六十三條的規(guī)定,代理人只有在以被代理人的名義進行民事活動時,才能認定其為代理,即我國《民法通則》所指的代理系狹義的代理,僅指直接代理。但我國《合同法》第二十一章第四百零二條與第四百零三條規(guī)定了有關間接代理的內容。可見我國現(xiàn)行民事立法采廣義的代理概念,既包括直接代理也包括間接代理。
。ǘ┐砣嗽诖砘顒又斜仨氂歇毩⒁馑急硎
代理人進行代理行為,就是要代被代理人實施民事行為,由于意思表示是民事行為的基本要素,因此,代理人應以自己的判斷為被代理人的利益,獨立為意思表示,才符合代理制度的設計目的。不為意思表示的行為,不能成立代理,由此使代理行為區(qū)別于其他委托行為,如代人保管物品、照看兒童等事實行為,這些行為盡管也出于他人委托,但受托人不必對第三人為意思表示,因而不是代理行為。
(三)代理人必須在代理權限內實施代理行為
代理人實施代理行為必須有代理權,并且應在代理權限范圍內,為實現(xiàn)被代理人的利益實施代理行為。
(四)代理行為產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擔
代理是被代理人通過代理人的活動為自己設定權利義務的一種方式,因而代理人在代理權限范圍內所為的行為,與被代理人自己所為的行為一樣,仍應屬其意思自治的范疇,其法律后果也應由被代理人承擔。這種法律后果是直接承擔還是間接承擔則取決于代理行為是直接代理還是間接代理。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聯(lián)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