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據物權有無從屬性,可將物權分為(。。
A.自物權和他物權
B.主物權和從物權
C.動產物權和不動產物權
D.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標準答案:b
解析:根據物權有無從屬性可以將物權區(qū)分為主物權和從物權。
2、屬于主物和從物關系的是(。
A.丙的鑰匙和甲的鎖
B.甲的拖拉機與拖犁
C.房屋和墻
D.甲的汽車與乙的拖斗
標準答案:b
解析:根據物權有無從屬性可以將物權區(qū)分為主物權和從物權。主物權是可以獨立存在的物權,它與其他權利沒有從屬關系。所有權、地上權、永佃權、采礦權、取水權和捕撈權等屬于主物權。
3、根據標的物種類的不同,物權可以分為(。
A.用益物權與擔保物權
B.有期限物權和無期限物權
C.動產物權、不動產物權和權利物權
D.主物權和從物權
標準答案:c
解析:根據標的物種類的不同,可以將物權劃分為動產物權、不動產物權和權利物權。
4、王某在吃飯時丟失瑞士名表羅西尼一塊,餐廳人員拾得后交給公安部門。王某未在規(guī)定期限內前去認領,公安部門按照有關規(guī)定交寄售商店出售。孫某從該商店買得該手表,將手表送給女友林某作生日禮物。手表在林某第二天乘公交車時被偷去,小偷下車后即以100元的低價賣給鄭某。該手表的所有權屬于(。。
A.王某
B.孫某
C.林某
D.鄭某
標準答案:c
解析:公安部門按照有關規(guī)定交寄售商店出售。孫某從該商店買得該手表,將手表送給女友林某作生日禮物。
5、物權消滅的原因中,( )指權利人不將其物權移轉于他人而使其物權歸于消滅!
A.混同
B.拋棄
C.標的物滅失
D.添附
標準答案:b
解析:拋棄是指權利人不將其物權移轉于他人而使其物權歸于消滅。
6、債權形式主義以(。榇怼
A.法國
B.日本
C.德國
D.奧地利
標準答案:d
解析:債權形式主義。債權形式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是指物權因法律行為的發(fā)生而變動時,除當事人之間有債權合意外,另外還需要登記或交付的法定方式。債權形式主義以奧地利為代表。
7、1996年甲將自己的三間私房作價2萬元轉讓給乙,乙略加修繕,居住一年后以4萬元的價格轉讓給丙,丙居住一年后以5萬元的價格轉讓給丁。以上幾次轉讓均未辦理私房過戶手續(xù)。在丁居住其間,房屋所在地被該城市規(guī)劃為對外經濟開發(fā)區(qū),該房屋價格漲至20萬元,甲、乙、丙、丁就房屋所有權發(fā)生爭議。該房屋所有權應屬于( )。
A.甲
B.乙
C.丙
D.丁
標準答案:a
解析:《城市房地產管理法》規(guī)定,房地產轉讓或者變更時,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產管理部門申請房產變更登記,并憑變更后的房屋所有權證書向同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申請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經同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核實,由同級人民政府更換或者更改土地使用權證書!冻鞘蟹课莓a權產籍管理暫行辦法》第18條也規(guī)定,"凡未按照本辦法申請并辦理房屋產權登記的,其房屋產權的取得、轉移、變更和他項權利的設定,均為無效。"
8、不動產物權的公示方法是(。。
A.占有
B.登記
C.公告
D.統(tǒng)計
標準答案:b
解析:不動產物權的公示方法是登記。
9、盧某有坐落于某市某街的房屋一幢。盧于1967年下放回原籍,該房屋暫由劉某等人居住。1969年因房屋過舊,劉某等人遷走,該房屋交由居委會代管。1969年11月,王某夫婦無房居住,經居委會安排搬進該房暫住,當時講明:"以后房主回來要房,除非他們另有房屋居住,否則你們就要搬走。"王某夫婦表示同意,將該房屋稍加修理,便搬進居住至1976年5月。因該房屋確實破爛不堪,王某夫婦未經居委會和市房管部門同意,也未告知房主盧某,便將房屋翻蓋一新。后來,盧某發(fā)現(xiàn)自己的房屋被侵占改建,于1985年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保護房屋所有權。對此房屋所有權的歸屬,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房子應歸盧某所有,但應該適當補償王某夫婦
B.房子應歸盧某所有,王某夫婦侵害房屋所有權,應該承擔賠償責任
C.房子歸王某夫婦所有,但應該適當補償盧某
D.房子歸王某夫婦和盧某共同所有
標準答案:c
解析:物權的追及效力,是指物權成立后,無論物權的標的物轉入何人之手,物權權利人皆可追及標的物之所在,直接支配該標的物。
10、物權的特征包括(。!
A.物權的權利主體是特定的
B.物權直接支配一定的物
C.物權的設定有的需要經過公示,有的則不需要經過公示
D.物權的標的是物
E.物權具有追及效力和優(yōu)先效力
標準答案:a,b,d,e
解析:物權的特征中,物權的設定須經過公示。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聯(lián)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