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教育網 > 專業(yè)資料 > 工藝工法 > 水利水電 > 正文
2016-06-13 09:08 來源于網絡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1.提供公共服務
通過修建堤防等防洪工程,能夠使農村群眾免遭洪澇災害,存在很強的正的外部效應,維護經濟社會的穩(wěn)定發(fā)展,體現(xiàn)了公共服務的特征,滿足了農村群眾安全保護的需要。
2.不具有消費排他性
這類水利工程所帶來的益處不可分割地散布到整個影響區(qū)域,受益區(qū)的農村群眾享受防洪保護的同時,不影響他人的收益,也就是說,每個受益者能獲得相同的效應、互不干擾。
3.非價格性
由于公共品性項目的非競爭性和外部性,價格機制在純公益性水利工程項目的需求與供給方面無效。同時這類工程由于沒有直接的經濟效益,投資規(guī)模又較大,且由于災情的隨機性,使得減災效益具有不確定性,本身財務效益沒有或很小,很難有投資者修建這類工程,只能由政府來投資修建、運行管理。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