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質量管理的發(fā)展
1、質量管理發(fā)展的三個階段:
(1)質量檢驗階段
20世紀初:檢驗員的質量管理;事后檢驗把關
。2)統(tǒng)計質量控制階段
1924年休哈特控制圖;控制圖的出現(xiàn),是質量管理從單純的事后檢驗進入檢驗加預防階段的標志,也是形成一門獨立學科的開始。
。3)全面質量管理階段
全面質量管理(TQM):以質量為中心,以全員參與為基礎,目的在于通過讓顧客滿意和(本組織所有者、員工、供方、合作伙伴或社會等)相關方受益而達到長期成功的一種管理途徑。
2、質量管理專家的質量理念
。1)休哈特的質量理念——統(tǒng)計質量控制之父
1924年5月,休哈特提出了世界上第一張控制圖,
1931年出版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產品制造質量的經濟控制》一書,全面闡述了質量控制的基本原理。休哈特認為,產品質量不是檢驗出來的,而是生產出來的,質量控制的重點應放在制造階段,從而將質量管理從事后把關提前到事前控制。
休哈特博士提出控制圖的理論基本思想:
①在一切制造過程中所呈現(xiàn)出的波動有兩個分量。第一個分量是過程內部引起的穩(wěn)定分量(即偶然波動),第二個分量是可查明原因的間斷波動(異常波動)。
、谀切┛刹槊髟虻漠惓2▌涌捎糜行Х椒右园l(fā)現(xiàn),并可被剔去。但偶然波動是不會消失的,除非改變基本過程。
、刍3σ限的控制圖可以把偶然波動與異常波動區(qū)分開來。
PDCA(策劃一實施一檢查一處理)循環(huán)也是由休哈特提出的,隨后被戴明采納、宣傳,獲得普及,所以它也被稱為“戴明環(huán)”。隨著全面質量管理理念的深入,該循環(huán)在持續(xù)改善產品質量方面得到廣泛使用,取得良好效果。
。2)戴明的質量理念
1980年美國NBC“日本可以,為什么我們不能”節(jié)目使戴明產生巨大影響;
主要觀點:效率低下和不良質量的原因主要在管理系統(tǒng)而不在員工。
戴明14條原則:
、俳⒏倪M產品和服務的長期目標;
②采用新觀念;
、弁V挂揽繖z驗來保證質量;
、芙Y束僅僅依靠價格選擇供應商的做法;
、莩掷m(xù)地且永無止境地改進生產和服務系統(tǒng);
⑥采用現(xiàn)代方法開展崗位培訓;
⑦發(fā)揮主管的指導幫助作用;
、嗯懦謶郑
、嵯煌块T之間的壁壘;
、馊∠嫦蛞话銌T工的口號、標語和數(shù)字目標;
11避免單純用量化定額和指標來評價員工;
12消除影響工作完美的障礙;
13開展強有力的教育和自我提高活動;
14使組織中的每個人都行動起來去實現(xiàn)轉變。
。3)朱蘭的質量理念
1951年《質量控制手冊》;
1999年第五版改名為《朱蘭質量手冊》;
質量觀點:質量來源于顧客的需求。
朱蘭三部曲: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改進。
。4)石川馨的質量理念
發(fā)明因果圖;
日本QC小組奠基人之一;
質量觀點:廣義質量;
始于教育,終于教育;
全員參與;
綜合質量管理(成本,數(shù)量及交貨期管理);
日本質量管理是經營思想革命:
、儋|量第一;
②面向消費者;
③下道工序是顧客;
、苡脭(shù)據(jù)、事實說話;
、葑鹬厝说慕洜I;
⑥機能管理。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聯(lián)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