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13 14:31 來自網絡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從廣義來理解,圍巖壓力既包括圍巖有支護的情況,也包括圍巖無支護的情況;既包括作用在普通傳統(tǒng)支護,也包括錨噴和壓力灌漿等現代支護的方法中所顯示的力學性質。從狹義來理解,圍巖力是指圍巖作用在支護結構上的壓力。
人們從開挖洞穴后圍巖變形和坍塌,襯砌或支護產生變形和開裂等現象,逐步認識到圍巖壓力的存在。影響圍巖壓力的因素有:洞室形狀或大小、地質構造、支護型式和剛度、洞室埋深,以及時間因素和施工方法等。圍巖壓力的性質、大小和分布規(guī)律是正確進行隧道和洞室支護、結構設計和選擇施工方案的重要依據。洞室開挖前,巖體處在相對靜止狀態(tài),其中任何一點的巖土都受到周圍地層的擠壓,稱為初始應力狀態(tài)或一次應力狀態(tài)(見巖體中應力)。它是由上覆地層自重、地殼運動的構造應力以及地下水流動等因素所決定的。洞室開挖以后,解除了部分圍巖的約束,原始的應力平衡和穩(wěn)定狀態(tài)被破壞,圍巖中出現了應力的重分布,進入二次應力狀態(tài)。圍巖向洞室內部空間變形,并力圖達到新的平衡。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