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建設工程經濟:工人工作時間消耗的分類
工人在工作班內消耗的工作時間,按其消耗的性質,基本可以分為兩大類:必需消耗的時間和損失時間。必需消耗的時間是工人在正常施工條件下,為完成一定產品(工作任務)所消耗的時間。它是制定定額的主要依據。損失時間,是與產品生產無關,而與施工組織和技術上的缺陷有關,與工人在施工過程中的個人過失或某些偶然因素有關的時間消耗。
1.必需消耗的工作時間,包括有效工作時間、休息時間和不可避免的中斷時間。
(1)有效工作時間
是從生產效果來看與產品生產直接有關的時間消耗。包括基本工作時間、輔助工作時間、準備與結束工作時間。
基本工作時間是工人完成一定產品的施工工藝過程所消耗的時間?;竟ぷ鲿r間所包括的內容依工作性質各不相同,基本工作時間的長短和工作量大小成正比例。
輔助工作時間是指為保證基本工作能順利完成所消耗的時間。在輔助工作時間里,不能使產品的形狀大小、性質或位置發(fā)生變化。輔助工作時間的結束,往往就是基本工作時間的開始。輔助工作一般是手工操作,但如果在機手并動的情況下,輔助工作是在機械運轉過程中進行的,為避免重復則不應再計輔助工作時間的消耗。
準備與結束工作時間是執(zhí)行任務前或任務完成后所消耗的工作時間。如工作地點、勞動工具和勞動對象的準備工作時間,工作結束后的整理工作時間等。準備和結束工作時間的長短與所擔負的工作量大小無關,但往往和工作內容有關。準備與結束工作時間可以分為班內的準備與結束工作時間和任務的準備與結束工作時間。
(2)不可避免的中斷時間
是指由于施工工藝特點引起的工作中斷所必需的時間。與施工過程、工藝特點有關的工作中斷時間,應包括在定額時間內,但應盡量縮短此項時間消耗。與工藝特點無關的工作中斷所占用時間,是由于勞動組織不合理引起的,屬于損失時間,不能計入定額時間。
(3)休息時間是
工人在工作過程中為恢復體力所必需的短暫休息和生理需要的時間消耗。這種時間是為了保證工人精力充沛地進行工作,所以在定額時間中必須進行計算。休息時間的長短和勞動條件有關,勞動越繁重緊張、勞動條件越差(如高溫),則休息時間越長。
2.損失時間中包括多余和偶然工作、停工、違背勞動紀律所引起的損失時間。
(1)多余工作是指工人進行了任務以外而又不能增加產品數量的工作。
多余工作的工時損失,一般都是由于工程技術人員和工人的差錯而引起的,因此,不應計入定額時間。偶然工作也是工人在任務外進行的工作,但能夠獲得一定產品。如抹灰工不得不補上偶然遺留的墻洞等。由于偶然工作能獲得一定產品,擬定定額時要適當考慮它的影響。
(2)停工時間是工作班內停止工作造成的工時損失。
停工時間按其性質可分為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時間和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時間兩種。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時間,是由于施工組織不善、材料供應不及時、工作面準備工作做得不好、工作地點組織不良等情況引起的停工時間。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時間,是由于水源、電源中斷引起的停工時間。前一種情況在擬定定額時不應該計算,后一種情況定額中則應給予合理的考慮。
(3)違背勞動紀律造成的工作時間損失。
是指工人在工作班開始和午休后的遲到、午飯前和工作班結束前的早退、擅自離開工作崗位、工作時間內聊天或辦私事等造成的工時損失。此項工時損失不應允許存在。因此,在定額中是不能考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