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幫助廣大考生順利通過2016咨詢工程師考試,建設工程教育網針對咨詢工程師進行了復習資料收集整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咨詢工程師模擬題欄目每日奉上經典例題,每天進步一點點,成就你的工程師夢!
政府進行宏觀經濟管理需要通過一定的手段才能實現管理的目的,中國宏觀經濟管理的手段主要包括經濟手段、法律手段、計劃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政府通常針對特定的問題,選擇這些手段中的一種,或者幾種的組合對宏觀經濟進行管理。
1.經濟手段宏觀管理采取的經濟手段,主要包括財政、金融、投資和計劃管理,通過計劃、金融、財政之間相互配合和制約的機制,加強對經濟運行的綜合協調。計劃提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目標、任務,以及需要配套實施的經濟政策;中央銀行以穩(wěn)定幣值為首要目標,調節(jié)貨幣供應總量,并保持國際收支平衡;財政運用預算和稅收手段,著重調節(jié)經濟結構和社會分配。運用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調節(jié)社會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基本平衡,并與產業(yè)政策相配合,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fā)展。
2.法律手段中國進行宏觀經濟管理的法律手段主要是相應的立法,即通過特定的法律法規(guī)來進行對宏觀經濟的調控。目前,中國用于宏觀經濟調控的法律法規(guī)主要包括《預算法》、《中國人民銀行法》、《稅收征收管理法》、《對外貿易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價格法》、《招標投標法》、《審汁法》、《會計法》、《個人所得稅法》、《價格法》、《統(tǒng)計法》、《物權法》等。
3.計劃手段把計劃作為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是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宏觀調控的特點之一。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計劃的地位和作用是通過兩個層次來體現的:第一層次,國家計劃提出一定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基本戰(zhàn)略、基本任務和宏觀調控目標,確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重大比例、結構、速度,以及需要配套實施的基本經濟政策,集中體現了計劃的宏觀性、戰(zhàn)略性、政策性。這種計劃現在被稱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總體規(guī)劃,是政府宏觀調控部門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等各種手段進行調控的基本依據。第二層次,計劃對關系國民經濟全局的某些重要領域和重大經濟活動進行必要的指導、協調和調節(jié)。這種計劃被稱作專項規(guī)劃和區(qū)域規(guī)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