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各方總體利益是一致的,但關注的焦點不同,有時還在一些問題上有沖突,需要加以協(xié)調。至少需要從以下五個層面來理解:一是工程項目具有哪些利害關系者;二是他們具有哪些方面的要求和期望;三是他們每一個方面的具體要求和期望是什么;四是這些要求和期望具有什么樣的沖突;五是綜合運用各種知識、技能、手段和方法去協(xié)調這些沖突并滿足或超出他們的合理要求及期望以達到工程項目的建設目標,這是工程項目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工程項目的主要利害關系者及其要求和期望業(yè)主——投資少,收益高,時間短,質量合格。
咨詢——合理的報酬,松弛的工作進度表,迅速提供信息,迅速決策,及時支付工作報酬。
承包商——優(yōu)厚的利潤,及時提供施工圖紙,最小限度的變動,原材料和設備及時送達工地,公眾無抱怨,可自己選擇施工方法,不受其他承包商的干擾,及時支付工程進度款,迅速批準開工,及時提供服務。
供應商——規(guī)格明確,從訂貨到發(fā)貨的時間充裕,有很高的利潤率,最低限度的非標準件使用量,質量要求合理。
生產運營部門——按質量要求,按時或提前形成綜合生產能力,培訓了合格的生產人員,建立了合理的操作規(guī)程和管理制度,能保證正常運營。
政府機構——與整個國家的目標、政策和立法相一致。
金融機構——貸款安全,按預定日期支付,項目能提供充分的報酬以清償債務。
公用設施——及時提出對服務的要求,因工程項目建設的干擾降至最低限度。
社會公眾——工程建設期五污染及公害,在工程項目運行期內對外部環(huán)境 不產生有害的影響,工程項目有社會效益,產出品或提供的服務質量優(yōu)良、價格合理。
內部各部門——松弛的工作進度表,優(yōu)良的工作環(huán)境,有足夠信息資源、人力資源和物資資源。
(二)工程項目管理的環(huán)境
1.上級組織的影響
2.社會經濟,文化、政治,法律等方面的影響
3.標準、規(guī)范和規(guī)程的約束
(三)工程項目管理的知識體系
1.PMBOK
PMBOK(TheGuidetOtheProjectManagementBodyofKnowledge,項目管理知識體系指南)是成立于1969年的美國項目管理協(xié)會(Project Management lnstitude,簡稱PMl)編寫的,已經成為美國項目管理的國家標準之一。將項目管理劃分為9個知識領域:范圍管理、時間管理、質量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溝通管理、采購管理、風險管理和整體管理。其中,“范圍、時間、質量和成本”是項目管理的四個核心領域。
2.PRINCE :PRINCE(ProjectsinControlledEnvironments,受控環(huán)境下的項目管理),該方法最初由英國CCTA于1989年建立。結構化的項目管理方法,適合于所有類型項目(不管項目的大小和領域,不再局限于盯項目)的易于剪裁和靈活使用的管理方法。8類要素、8個管理過程以及4種管理技術。
3.ICB:ICB(InternationalCompetenceBaseline,國際項目管理資質標準)是國際項目管理協(xié)會(Intem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Association,簡稱IPMA)建立的知識體系。IPMA在1987年7月14日的ljubjaba會議上,確認了全球通用體系(1CB)的概念,2006年發(fā)布了ICB的最新版本——ICB3。ICB要求國際項目管理人員必須具備的專業(yè)資質包括7大類、60細項,我國工程項目管理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工程項目主要參與各方的項目管理、工程項目綜合管理、范圍管理、組織、人力資源 管理、招標投標管理、合同管理、進度管理、費用管理、質量管理、風險管理以及健康、安全、環(huán)保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