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25 11:22 建設工程教育網整理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2015年招標師考試變化較大,項目管理相對而言變化還比較小。職業(yè)培訓教育網整理了官方的考試大綱對比及相關信息,希望給大家?guī)韼椭?
變化較大 注重專業(yè)性
2015年,招標師考試從考試時間到考試內容上改革力度比較大,把原來的實務與項目合并成為一科,項目管理中的合同管理內容單獨成為一科,法律法規(guī)改為法規(guī)與招標采購基礎知識,《項目管理與招標采購》的名稱改為《招標采購項目管理》。
上述考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適應招標采購的基本需求,根據招標采購職業(yè)教育的特點,基于職業(yè)要求重新調整了考試科目的設置安排。這種安排的內容明顯提升了考生需要完整、系統(tǒng)知識體系的水平,提高了招標采購職業(yè)資格的基本要求,上述考試要求勢必大大影響2015年的考試內容。
在招標師考試科目重大改革的背景下,《項目管理與招標采購》同樣發(fā)生了比較大的變化:
《招標采購項目管理》(原《項目規(guī)律與招標采購》)從項目管理的應用需求出發(fā),圍繞工程建設項目、貨物與貿易項目、服務項目等特點,介紹了招標采購項目管理的基本要求,體現了項目質量、進度、安全、成本、風險等管理的系統(tǒng)特征,為考生掌握項目管理的工作目標、任務,實施和應用項目管理方法提供了基本知識體系。具體有關內容變化的特點包括:
一是把原來“第二章工程建設項目管理”的結構進行了調整:在把有關合同管理的內容調整至《合同管理》一書的同時,本章增加了工程項目管理分類與劃分、工程項目管理因素、模式及應用,工程項目勘察設計,工程項目施工過程管理,工程項目試運行及責任缺陷期的主要工作這些內容從專業(yè)方面比較明顯的增加了考試難度,需要考生大力強化有關建設專業(yè)基礎的學習力度。
二是把原來“第一章項目管理知識體系”中的相關內容改為獨立一章:項目管理任務及工具。強化了一些工具的應用要求,估計2015年度有關應用計算方面的考試題可能增加。
三是把原來“第五章招標采購與項目管理”改為“招標采購項目化管理”,此概念與項目管理比較容易混淆。因此需要考生關注并且仔細研究,注意區(qū)別對待,避免與第一章的基本概念混為一談。
關注新內容 做好復習準備
一是根據新版考試大綱和考試用書確定復習重點,補充復習內容,特別是關注新增加的考試內容。
二是關注這幾年發(fā)布的與招標采購有關的法規(guī)內容,熟悉法規(guī)中的新政策和新規(guī)定,并且知道如何應用相關的規(guī)定要求。
三是關注項目管理中的業(yè)主為核心的項目管理知識的應用內容,掌握項目管理在招標采購方面的具體應用方法。
四是把工程建設、貨物生產、貿易、服務項目的招標采購管理與項目管理集成一體,區(qū)別它們的不同特點、掌握它們的的相互關系,梳理他們的相互管理關系,把項目管理一體貫穿招標采購的始終。
五是加強有關工程建設基本知識和概念的學習,把工程建設項目的管理知識與行業(yè)特點有機的聯系在一起,提高應用建設行業(yè)專業(yè)知識的把握能力。
六是關注相關項目管理計算題目的復習,工程量結算、工程成本、貿易術語、貨物生產控制的具體計算應適當練習,強化計算題目的練習力度。
七是關注其他科目,如法律法規(guī)、實務、合同管理新增加的內容,分析是否在項目管理的目標、質量、進度、成本等方面形成考試與復習的需求,并做好相應學習準備。
成為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
一是具有招標采購的基本工作經驗,包括工程建設項目、貨物生產、貿易、服務項目等經驗,具有相關項目管理的工作能力更好。
二是具有招標采購項目獨特性的識別、分析能力,能夠及時把項目管理理論與招標采購工作需求密切結合,上升到個人的工作指導層面。
三是具有質量、進度、成本、環(huán)境及社會責任等基本項目管理知識的應用能力,可比較自如的應用項目管理方法推進本職工作。
四是具有分析、集成的工作研究能力,面對各種復雜的項目管理風險,評估各種管理因素的相互關系,確定風險預防的工作方法,以滿足項目管理的內在需求。
五是基本評價管理、改進工作的能力,能夠根據工作進度,客觀評價工作中的質量、進度、成本等管理績效,采取措施及時實施改進,這是體現個人工作能力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