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教育網 > 專業(yè)資料 > 工藝工法 > 路橋工程 > 正文
2014-05-29 11:46 來源于網絡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1、巖性:是最基本的地質資料。主要描述巖石名稱、顏色、結構、構造、礦物成分、風化程度等。新建狗磨灣隧道所見到的均是石英云母片巖,呈灰色—灰黑色,層狀構造,片理發(fā)育,風化輕微—頗重,含絹云母,有滑膩感。
2、斷層:是地殼上主要的構造痕跡,它的形成、特性及規(guī)模決定地區(qū)地質構造復雜程度,對隧道施工影響極大,是開挖時發(fā)生塌方的主要地質原因之一。主要描述斷層位置、產狀、斷層破碎帶寬度及構造類型、斷層性質及其與其它斷層的關系、派生節(jié)理產狀、密度及充填物等。在開挖面調查中我們發(fā)現一些斷距很小的斷層。
3、貫穿性節(jié)理:是造成塊體塌方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描述節(jié)理產狀、密度、寬度、延伸情況、節(jié)理面特征(光滑、粗糙、起伏不平)、出露位置等。在開挖面調查中,曾多次發(fā)現貫通性非常好的節(jié)理,發(fā)生過幾次塊體塌方,由于我們進行超前預報,提醒施工人員注意,提前采取必要的措施,因此,沒有造成大塌方。
4、巖脈:巖脈侵入的位置往往是地殼的薄弱點。我們主要描述巖脈的巖性,出露位置、寬度、接觸關系、破碎情況、風化程度等。在開挖面調查中,我們所見到的大多是石英巖脈,風化輕微,呈透鏡狀或線狀穿插于圍巖中,雜亂無規(guī)則,造成圍巖非常破碎。
5、水:水增加了隧道施工難度。地層滲水影響噴射混凝土的質量;若在斷層帶內巖體破碎,或節(jié)理被次生粘土充填地段有水,則會大大降低圍巖的自穩(wěn)能力,增加坍塌的可能。我們主要描述出水點位置及其與斷層和節(jié)理的關系、出水狀態(tài) 。ǖ、流、涌)、水味、水色、水溫、出水點附近有無沉淀物等。同時了解水對混凝土的侵蝕性。對于地下水與地表水可能存在水力聯(lián)系的地方進行了地下水動態(tài)觀測,提前確定施工中的排水措施,以防止造成涌水事故。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