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教育網 > 專業(yè)資料 > 工藝工法 > 房建工程 > 正文
2014-04-30 16:03 來源于網絡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一般情況下,獨立基礎兩個方向都會設基礎梁,既可以提高基礎整體性,也可以用來承擔底層的墻體。請問大家一般基礎梁是設在基礎頂面,還是設在某個靠近正負零的標高處?如果是前者,那么在基礎埋深較大時,不僅浪費底層墻體,而且會造成底層柱計算長度過大,導致底層的整體剛度較二層剛度之比過小。如果是后者,那么基礎梁到基礎頂之間的柱就非常有可能是短柱甚至超短柱了,可見過不少人這樣設計,不知道為什么,規(guī)范是不提倡這樣的啊。(基礎梁就是基礎拉粱,主要是為了提高基礎整體性,應與基礎相連。)現(xiàn)在許多住宅首層架空,此時僅在首層設梁,不再設基礎梁。但七度及以上層數(shù)較多時,還是加基礎梁為好(雖然有點浪費)。首層以下的柱當然按短柱處理。
基礎梁最好與基礎直接相連,第一種較好。原因如下:
1,基礎梁的主要作用是協(xié)調地震時各基礎的變形,使基礎能共同協(xié)調工作,所以才按拉梁設計,因此是用來協(xié)調基礎的,而不是協(xié)調柱子。
2,底層柱計算長度大是一個常見的問題,有較多的解決方法,不應該為了講究柱的剛度值而犧牲基礎梁的作用。
3,短柱問題十分明顯,不用細說。
4,若必須按方案二做,結構的計算簡圖也應該取到基礎頂面,所以方法二不提倡,其力學概念不明確。
5,若要減小柱的計算長度可以適當把基礎頂面提高(對多層建筑有效)。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