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24 13:53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1、前言
電網的損耗分為管理線損和技術線損。管理線損通過管理和組織上的措施來降低;技術線損通過各種技術措施來降低。降低網損的技術措施包括需要增加一定投資對電力網進行技術改造的措施和不需要增加投資僅需改善電網運行方式的措施。本文僅討論降低網損的主要技術措施。
2、電力網的改造
由于各種原因電網送變電容量不足,出現(xiàn)“卡脖子”、供電半徑過長等。這些問題不但影響了供電的安全和質量,而且也影響著線損。
。1)調整不合理的網絡結構,架設新的輸配電線路,改造原有線路,加大導線截面,采用低損耗變壓器。
。2)電網升壓,簡化電壓等級和變壓層次,減少重復的變電容量。
3、電力網及設備的經濟運行
3.1電力系統(tǒng)和電力網的經濟運行
電力系統(tǒng)的經濟運行主要是確定機組的最佳組合和經濟地分配負荷。這時考慮的是全系統(tǒng)的經濟性,線損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因此,在系統(tǒng)有功負荷經濟分配的前提下,做到電力網及其設備的經濟運行是降低線損的有效措施。
。1)無功功率的合理分布:
在有功功率合理分配的同時,應做到無功功率的合理分布。按照就近的原則安排減少無功遠距離輸送。應對各種方式進行線損計算制定合理的運行方式;應當合理調整和利用補償設備提高功率因數(shù)。
(2)確定環(huán)網的合理運行方式:
是合環(huán)運行還是開環(huán)運行,以及在哪一點開環(huán)都是與電網的安全、可靠和經濟性有關的問題。從增強供電可靠性和提高供電經濟性出發(fā)應當合環(huán)運行,但是合環(huán)運行會導致繼電保護復雜化,從而使可靠性又受影響。開環(huán)運行應根據(jù)網損計算結果選擇最佳解列點。
。3)電力網的合理運行電壓:
電力網的運行電壓對電力網中元件的空載損耗均有影響。一般在35kV及以上供電網絡中,提高運行電壓1%,可降損1.2%左右。提高電網電壓水平,主要是搞好全網的無功平衡工作,其中包括提高發(fā)電機端口電壓,提高用戶功率因數(shù),采用無功補償裝置等。在無功平衡的前提下調整變壓器的分接頭。
在10kV配電網中,由于空載損耗約占總損耗的50%~80%,特別是在深夜時,因負荷低,則空載損耗的比例更大,所以應根據(jù)用戶對電壓偏移的要求,適當降低電壓運行。
對于低壓電網其空載損耗很少,宜提高運行電壓。
由此可見,在電網運行中,大量采用有載調壓設備可以在不同的負荷情況下合理地調整電網的運行電壓。
。4)調整負荷曲線、平衡三相負荷:
負荷峰谷差大,在供電量相同的情況下線損大。變壓器的三相負荷不平衡時,特別是低壓網絡,既影響變壓器的安全運行又增加了線損。
3.2變壓器的經濟運行
變壓器的損耗占全系統(tǒng)線損總量的30%~60%,降低變壓器的損耗是電網降損的重要內容。一般除選用節(jié)能型變壓器外,在變電所內應安裝兩臺以上的變壓器并聯(lián)運行。這樣既提高了供電的可能性,又可以根據(jù)負荷合理停用并聯(lián)運行變壓器臺數(shù),降低變壓器損耗。
4、電網的無功補償
4.1提高負荷的功率因數(shù)
提高負荷的功率因數(shù),可以減少發(fā)電機送出的無功功率和通過線路、變壓器傳輸?shù)臒o功功率,使線損大為降低,而且還可以改善電壓質量、提高線路和變壓器的輸送能力。
4.2裝設無功補償設備
應當根據(jù)電網中無功負荷及無功分布情況合理選擇無功補償容量和確定補償容量的分布,以進一步降低電網損耗。
5、結論
電網的經濟運行是降低供電成本的有效途徑。合理選擇降低網損的技術措施,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電網管理工作者除了懂得各種技術措施外,還需要根據(jù)電網實際需要,選擇比較合適的降損措施,以使事半功倍。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