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23 15:38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這處清代建筑群保存完整,尚住有人家。
近日,鞏義市文物局文物普查工作人員在西村鎮(zhèn)塢羅村柏溝發(fā)現(xiàn)一處保存完整的清代建筑群,這里曾活躍著清末反清武裝力量“捻軍”,駐扎過抗日的隊伍。
西村鎮(zhèn)塢羅村柏溝的民居大多為清代建筑,保存比較完整,建筑風格古樸,村民們現(xiàn)在仍居住其中。飛翹的屋檐,斑駁的藍磚,整齊的灰瓦,無處不展示著濃郁的古風古韻,仿佛在向人們訴說著古老的故事。走在村中青石鋪就的小路上,感覺像是沿著時光的隧道回到了清朝的時候。
86歲的閆水老人居住的宅院始建于清光緒31年,現(xiàn)有北廂房、耳房各一座,窯洞兩孔。北廂房坐北朝南,硬山磚木結構,小灰瓦蓋頂。窯洞為磚石結構,靠山而建,窯前正中間繪五星,“努力生產”4個大字依稀可見。
閆水老人告訴我們,清朝末年,村里過“刀客”,曾經將臨街房焚毀,現(xiàn)存廂房的裂痕也是那時留下的。
鞏義市文物局文物科科長王保仁告訴記者,所謂的“刀客”就是“捻軍”,他們是活躍在華北地區(qū)的清末反清武裝力量,曾在這個村子駐扎過。
這里的村民很熱情地給文物普查工作人員介紹村里的歷史。90多歲的魏保宇老人說,1945年皮定鈞部隊的將領趙敏曾率團住在這個村子,趙敏就住在他現(xiàn)在住的那個窯洞里,還在他家的伙房里做過飯。新中國成立后,趙敏任工業(yè)部副部長,鄉(xiāng)親們對他記憶猶新。
王保仁說,這座歷史悠久的小村莊不但保存著清代的建筑風格,而且曾經是我黨豫西革命根據地,為研究清代的社會生活、民風民俗,以及我黨在豫西地區(qū)的戰(zhàn)斗史都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