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guī)范中規(guī)定6、7度且總層數不超過5層的底框房屋,應允許采用嵌砌于框架之間的砌體抗震墻砌體抗震墻適用于總層數少、柱距較小、平面規(guī)整的建筑,它造價低,施工方便。但無率是在使用上或抗震上,還是采用混凝土墻好。計算其在相同高度和截面尺寸下的剛底之比,先假設它們同為整體墻(開小洞口),由整體墻截面的等效抗彎剛底公式:EIeq=EIw/1+9ulw/Awh) 式中,E為剪力墻彈性模量;I為考慮洞口影響后的水平截面慣性矩;U為截面上剪 應力不均勻系數,矩形截面取1.2;Aw為考慮洞口影響后的水平截面折算面積;H為剪力墻計算。因Iw\AwH僅與墻的幾何尺寸相關,由假設可知混凝土剪力墻與磚剪力墻的上述參數相等過樣它們的剛度比就成為材料彈性模量之比。由《混凝土的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02)表4.1.5可得,C30混凝土的彈性模量Ec=3×10Mpa.由《砌體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03-2002)表3.2.1-1得Mu10磚、M10砂漿砌體的抗辰強度f=1.89Mpa。所以同一位置相同幾何條件的混凝土剪力墻與磚剪力墻的剛度之比i=EC/Em=3×10/3024=9.92。
經驗算這一結果對于幾何條件相同的小開口墻和連肢墻同樣適用。因此相同條件下C30混凝土墻剛度相當于Mu10磚、M10砂漿磚墻的9.92倍,由此可見采用混凝土墻可大減少底層剪力墻的數量,經筆者總結多個底框工程實例經驗,常規(guī)底框結構設計時既符合抗震,又較經濟合理的混凝土剪力墻截面積大約占上層磚混結構同方向墻截面積的5%~10%,而要達到同樣要求所需的磚砌體剪力墻則遠遠大于這個比例,所以采用混凝土墻可使底層開間布置更加靈活,可利用空間更大。由于用量少,總造價也僅比磚砌體剪力體系,使結構遇地震時延性增大,避免了出現脆性破壞的概率,F在新規(guī)范已經縮小了6、7度時采用磚剪 力墻范圍,并對底層磚剪力墻的構造做出了專門規(guī)定,因此應盡量選用混凝土剪力墻。
責任編輯:冰冰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