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ㄋ模┛辈熘胁贾玫闹饕ぷ、完成工作量及質量評述
1、勘察方法的選擇
為達到理想的技術經濟效果,根據我院在周邊場地勘察的工作經驗,針對擬建場地的巖土條件,設計對參數的要求和地區(qū)經驗,經對各種測試方法適用條件的比較,本次勘察采用以鉆探與靜力觸探相結合的方法為主,輔以取樣、孔內原位測試、室內土工試驗等方法聯(lián)合進行,以求客觀真實地提供設計所需的各巖土層的物理力學指標。
2、勘察布置的主要工作
。1)勘探點布置
為查明場地地層結構,布設勘探點8個,針對建筑物基礎埋深、基礎尺寸和基礎形式,確定勘探點間距及勘探點深度?碧近c布設原則:沿擬建筑物輪廓線、角點及軸線布設。勘探孔間距為15.0~30.0m.勘探點深度:靜力觸探孔以孔深15.0m控制,鉆孔孔深以進入細砂層3.0~5.0m為終孔原則。勘探孔的布置方法詳見《勘探點平面布置圖》。
(2)取樣
為查明并提供地基土的物理力學性質指標,從鉆孔中采取原狀土樣進行物理、力學性質試驗。取樣及土工試驗:鉆孔取樣間距一般控制在2.0米左右,每層原狀土樣等級達到II級以上。砂土取擾動樣。室內試驗主要進行土常規(guī)+抗剪、顆粒分析。
標準貫入試驗:標準貫入試驗間距一般控制在2.0~3.0米左右。
(3)原位測試
為綜合判定地基土的力學性質和地基土的均勻性,布設了靜力觸探、標準貫入試驗等原位測試。
。4)環(huán)境水腐蝕性分析
對場區(qū)上部上層滯水取樣進行水質分析。
3、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本次勘察共布置勘探孔8個,其中靜力觸探孔3個,鉆探孔5個。各勘探孔具體位置詳見《勘探點平面布置圖》。外業(yè)工作于2007年3月21日開始,歷時10天,投入GY-100型工程勘察鉆機1臺,靜力觸探1臺,共完成的外業(yè)工作量和室內工作量。
建設工程教育網整理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聯(lián)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