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安全工程師《生產(chǎn)技術(shù)》:雷電事故預防技術(shù)
三、雷電事故預防技術(shù)
?。ㄒ唬├纂姷姆N類及危害
1.雷電種類:直擊雷、感應雷、球雷
2.雷電危害:雷電具有雷電流幅值大(可達數(shù)十kA至數(shù)百kA)、雷電流陡度大(可達50 kA/μs)、沖擊性強、沖擊過電壓高(可達數(shù)百kV至數(shù)千kV)的特點。
?。?)火災和爆炸。直擊雷放電的高溫電弧、二次放電、巨大的雷電流、球雷侵入可直接引起火災和爆炸,沖擊電壓擊穿電氣設備的絕緣等可間接引起火災和爆炸。
?。?)觸電。積云直接對人體放電、二次放電、球雷打擊、雷電流產(chǎn)生的接觸電壓和跨步電壓可直接使人觸電;電氣設備絕緣因雷擊而損壞,也可使人遭到電擊。
?。?)設備和設施毀壞。雷擊產(chǎn)生的高電壓、大電流伴隨的汽化力、靜電力、電磁力可毀壞重要電氣裝置和建筑物及其他設施。
?。?)大規(guī)模停電。電力設備或電力線路破壞后可能導致大規(guī)模停電。
(二)防雷技術(shù)
1.防雷建筑物分類
?。?)第一類防雷建筑物。
指制造、使用或儲存炸藥、火藥、起爆藥、火工品等大量危險物質(zhì),遇電火花會引起爆炸,從而造成巨大破壞或人身傷亡的建筑物。
?。?)第二類防雷建筑物。
指對國家政治或國民經(jīng)濟有重要意義的建筑物,以及制造、使用和儲存爆炸危險物質(zhì),但電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壞和人身傷亡的建筑物。
?。?)第三類防雷建筑物。
指需要防雷的除第一類、第二類防雷建筑物以外需要防雷的建筑物。
2.直擊雷防護
第一類防雷建筑物、第二類防雷建筑物、第三類防雷建筑物的易受雷擊部位、遭受雷擊后果比較嚴重的設施或堆料、高壓架空電力線路、發(fā)電廠和變電站等,應采取防直擊雷的措施。
裝設避雷針、避雷線、避雷網(wǎng)、避雷帶是直擊雷防護的主要措施。
4.感應雷防護
有爆炸和火災危險的建筑物、重要的電力設施應考慮感應雷防護。
為了防止靜電感應雷的危險,應將建筑物內(nèi)不帶電的金屬裝備、金屬結(jié)構(gòu)連成整體并予以接地。
為了防止電磁感應雷的危險,應將平行管道、相距不到100 mm的管道用金屬線跨接起來。
5.雷電沖擊波防護
變配電裝置、可能有雷電沖擊波進入室內(nèi)的建筑物應考慮雷電沖擊波防護。
為了防止雷電沖擊波侵入變配電裝置,可在線路引入端安裝閥型避雷器。
6.人身防雷
雷暴時,應盡量減少在戶外或野外逗留;
在戶外或野外最好穿塑料等不浸水的雨衣;
如有條件,可進入有寬大金屬構(gòu)架或有防雷設施的建筑物、汽車或船只。
雷暴時,應盡量離開小山、小丘、隆起的小道,盡量離開海濱、湖濱、河邊、池塘旁,盡量避開鐵絲網(wǎng)、金屬曬衣繩以及旗桿、煙囪、寶塔、孤獨的樹木附近,還應盡量離開沒有防雷保護的小建筑物或其他設施。
雷暴時,在戶內(nèi)應離開照明線、動力線、電話線、廣播線、收音機和電視機電源線、收音機和電視機天線,以及與它們相連的各種金屬設備。
雷雨天氣,應注意關閉門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