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教育網 > 專業(yè)資料 > 工藝工法 > 電氣工程 > 正文
2011-01-26 14:14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15.2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施工方法
15.2.1 施工工藝流程
消防自動報警系統(tǒng)的安裝,包括其控制線路的安裝,按土建施工順序由下往上施工,暗設于樓、地面及墻柱內的線管要配合土建施工進度組織埋設。廣播揚聲器配合二次裝修進行安裝,煙、溫感探測器在裝修貼面后安裝,區(qū)域報警器、集中報警器均在土建內裝修,門窗完工后安裝調試,廣播揚聲器與煙、注意保持探測器的整潔。
15.2.2 主要施工技術方法
15.2.2.1 管道安裝及系統(tǒng)布線
1) 所有現(xiàn)場安裝之設備、線路、交接位、喉管、線糟,應加以適當?shù)臉擞浺员阕R別,所有標記必須依照施工圖上之列名。
2)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的管道連接采用螺紋連接,管道與接線盒必須加絲扣套連接。線管與控制盤連接后必須做相應密封處理。所有的管道必須采用無縫鍍鋅鋼管,管道的敷設方式大部分采用明敷,并應在其上涂上防火涂料,若要經過一些防爆或防腐的區(qū)域時、必須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
3) 接線工藝
導線斷處的焊接處理,如圖所示。
導線脫出芯線要求≥8mm,焊錫處外徑要比導線外皮略粗,并乘導線焊接半涼時將導線外皮直系同粗或略粗的塑料套客套在焊接處,套管兩端要各套入導線外皮30mm左右,并用電工膠布將管固定在導線上。
a 導線與設備端子的聯(lián)接要求(Ⅰ)
要求脫出的芯線約為15mm,脫出的多股芯線要絞合在一起,要將絞合后的芯線按端子緊固螺釘?shù)姆较蛑辽倮@一圈,擰緊緊固螺釘。
b 導線與設備端子的聯(lián)接要求(Ⅱ)
要求脫出的芯線長度約為10mm,脫出的多股芯線要絞合,絞合后的芯線插入端子側面的固定孔,擰緊端子固定螺釘。
c 導線與設備端子聯(lián)接要求(Ⅲ)
導線要求脫出芯線的長度約為10mm,脫出的多股芯線要絞合,絞合后的芯線插入端子壓板下,擰緊緊固螺釘。
d 屏蔽雙絞線的斷線處焊接要求同前述的導線斷線處相同,唯一不同是要求將屏蔽層的銅網在斷線處的前后一定要接通,即在屏蔽層二總路線或三總路線的傳輸距離內,不允許出現(xiàn)斷點,要求屏蔽層與設備外殼相接。
4) 探測器安裝布線
一般對于開關敞口在安裝布不高。例如H8402型要求:導線:銅線截面≥0.75m㎡,電壓≥交流250V;電纜:銅線截面≥0.5m㎡,電壓交流≥250V;連接導線的長度應以總導線電阻<40Ω為限,否則應增大導線的線徑。
對于模擬量探測器的安裝布線要求較高,大多要求線徑≥1m㎡的雙絞線或屏蔽線,例如RVS-2×1.0雙絞線。
對于集探測信號與聯(lián)動控制于一體的信號總路線布線要求更高。例如ZN905B系統(tǒng)使用線≥1.5mm的普通比絞線GENT3400系統(tǒng)使用雙芯屏蔽線,分正負極性,單芯截面積為1.5m㎡,每回路單芯總電阻不可超過15Ω,兩芯之間電容不應超過0.5μF,電線的屏蔽層必須連接接地。
5) 導線穿管
導線必須穿管敷設,建議采用金屬管,室外選用鍍鋅鐵管。
常用導線截面積規(guī)格表(部分)參見表如下所示。
導線截面(m2) | 聚氯乙烯電線BV、BVR | 導線截面(m2) | 聚氯乙烯電線BV、BVR | ||
外徑(mm) | 面積(mm) | 外徑(mm) | 面積(mm) | ||
1.0 | 2.8 | 6.2 | 4 | 4.2 | 14 |
1.5 | 3.1 | 7.6 | 6 | 5 | 26 |
2.5 | 3.7 | 10.8 |
15.2.2.2 探測器的安裝
探測器的安裝位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探測器一般安裝在室內頂棚上,當頂棚上有梁時,渣打的間距凈距小于1m時,視為平頂棚。在梁突出頂棚的調試小于200mm的頂棚上設置感煙、感溫探測器時,可不考慮梁對探測器保護面積的影響。
2) 安裝在頂棚上的探測器邊緣與下列設施的邊緣水平單間距宜保持在:
a 與照明燈具的水平凈距不應小于0.2m;
b 感溫探測器距高溫光源燈具(如碘鎢燈、容量大于100W的白熾燈等)的距不應小于0.5m;感光探測器距光源距離應大于1m;
c 距電風扇的凈距不應1.5m;
d 距不突出的揚聲器凈距不應小于0.1m;
e 與各種自動噴水滅火噴頭凈距不應小于0.3m;
f 與防火門、防火卷簾的間距,一般在1~2m的適當位置。
g 探測器至墻壁、梁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m,如圖所示。
h 探測器周圍0.5m內,不應有遮擋物。
i 探測器至空調送風口邊的水平距離不應1.5m,至多孔送風頂棚孔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m,如圖所示。
j 房間被書房、設備中斷等分隔,其頂部至頂棚或梁的距離小于房間凈高的5%時,則每個被隔開的部分應至少安裝一只探測器。
k 在寬度小于3m的內走道頂棚上設置探測器時,宜居中布置。感溫探測器的安裝單蹄不應超過10m,感煙探測器的安裝間距不應超過15m.探測器至端墻的距離,還應大于探測器安裝間距的一半,
l 探測器應避開溫、濕度急劇變化的場所,例如在與廚房、開水房、浴室等房間連接的走廊安裝探測器時,應避開其入口邊緣1.5m安裝。
m 在電梯井、升降機井及管道井設置時,其位置宜在井道上方的機房頂棚上。未按每層封閉的管道井(豎井)安裝火災報警器時應在最上層頂部安裝。隔層樓板高度在三層以下且完全處于水平警戒內的管道井(豎井)可以不安裝。
n 樓梯間的頂部應安裝1只探測器。樓梯間垂直調試每10~15m應安裝1只探測器,探測器的安裝位置可選在朝向室內的樓梯平臺上或上一層樓板的下面,靠近室內便于維護管理的位置。
15.2.2.3 探測器的固定
1) 一般而言,探測器是由底座和探頭兩部分組成的。探測器的默寫,主要是底座的固定,探測器旋轉卡固在底座上。
2) 編碼型底座帶有探測器鎖緊裝置,可防止探測器脫落。
3) 在吊頂內安裝探測器,專用盒或燈位盒應安裝在頂板上面,根據探測器的安裝位置,先在頂板上鉆個小孔,根據孔的擱置,將燈位盒與配管連接好,配至小孔位置,將保護管固定在吊頂?shù)凝埞巧匣虻蹴攦鹊闹、吊架上,也可以在保護管端與燈位接續(xù)處采用波紋管(俗稱蛇皮管)連接,以使調整燈位盒位置方便。燈位盒應緊貼在頂板上面,然后對頂板上的小孔擴大,擴大面積不應大于盒口面積。
4) 由于探測器的型號、規(guī)格繁多,其安裝方式各異,故在施工期圖下達后,要仔細閱讀圖紙和產品資料,進行正確的安裝,達到合理使用的目的。如圖所示。
15.2.2.4 探測器的接線與安裝
1) 探測器的接線,實質上就是探測器底座的接線。在實際訊息工期中底座的安裝和接線是同時進行的。
2) 探測器底座在安裝時,先將預留在盒內的導線用鋼絲鉗剝去絕緣層,露出線芯10~15mm,剝線時,注意不要碰掉編號套管。將剝好的線芯順時針連接在與探測器底座的各級相對應的接線端子上。需要焊接時,導線剝頭應焊接焊片,通過焊板接于探測器底座接線端子上。
3) 預先將底座適配件固定在天花板上,然后再將底座安裝在適配件上,這種表面布線方式如圖所示。
4) 在固定底座之前,先將電纜(線)穿過底座橡皮保護墊(用尖錐穿孔),拉出60~70mm.
5) 防潮型底座適配件上還可加裝保護欄。在探測器底座或適配件上還可安裝標記牌。在底座上鎖定件成防盜安裝,這時只能用改錐才可去掉鎖定件,必需使用專用的探測器更換器才可取下探測器。
15.2.2.5 火災報警控制器的安裝
控制器一般安裝在消防控制室或消防中心(亦稱火警值班室)。
1) 從控制器安裝
a 從控制器(區(qū)域控制器)和大多數(shù)能用控制器(包括主控制器)一般為壁掛式,可以直接安裝在墻上,也可以安裝在支架上;墻內預埋分線箱。
b 控制器周圍應留出適當空間,控制器機箱兩側距墻或設備不應小于0.5m,正面操作距離不應1.2m.控制器安裝在墻上時,其底邊距地不應小于1.5m.
c 控制器安裝在墻面上可采用膨脹螺栓固定。如果控制器重量小于30kg,則使用Φ8×120膨脹螺栓;若重量大于30kg,則采用Φ10×120膨脹螺栓固定。
d 安裝在墻上應安裝牢固,不得脫落。安裝在輕質墻上時應加固后再安裝。
e 安裝時首先根據訊息工期圖位置,確定好器的具體位置,量好箱體的孔眼尺寸,在墻上劃好孔眼位置,然后進行鉆孔,孔應垂直墻面,使螺栓間的距離與控制器孔眼位置相同。安裝控制器時應平直端正,不端正時應調整箱體上的孔眼位置。
f 如果控制器安裝在支架上,應先將支架加工好,并進行防腐處理,支架上鉆好固定螺栓的孔眼,然后將支架裝在墻上,控制箱裝在支架上。
2) 主控制器安裝
a 主控制器(集中控制器)或組裝在標準控制柜、控制臺中的從控制器(區(qū)域控制器)一般為落地式安裝,柜下面有進出線地溝。如果需要從后面檢修時,柜后面板距離不應小于1m,當肖一側靠墻安裝時,另一側距墻不應小于1m.
b 主控制器的正面操作距離:當設備單列布置時不應小于1.5m,雙列布置時不應小于2m,在值班人員經常工作的一面,控制盤前距離不應小于3m.
c 主控制器箱(柜)、操作臺的安裝:應將設備安裝在型鋼基礎底座上,一般采用8~10號槽鋼,也可以采用相應的角鋼。型鋼的底座制作尺寸,應與報警控制器相等;A型網的制作及報警控制器在型鋼上的安裝,可參見成套配電柜(盤)及電力開關柜安裝的有關內容。
d 當火災報警控制設備經檢查,內部器件完好、清潔整齊、各種技術文件齊全、盤面無損壞時,可將設備安裝就位。
e 報警設備固定好后,應進行內部清掃,用抹布將各種設備擦干凈,柜內不應有雜物,同時應檢查機械活動是否靈活,導線連接是否緊固。
f 一般設有主控制器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規(guī)模都較大。豎向的傳輸線路應采用豎井敷設,每層豎井分線處應設端子箱,端子箱內最少有7個分線端子,分別作為電源負荷線、故障信號線、火警信號線、自檢線、區(qū)域號線、備用1和備用2分線。兩根備用公共線是供給調試時作為通訊聯(lián)絡用,由于樓層多、距離遠,在調試過程中用步話機聯(lián)絡不上,所以必須使用臨時電話進行聯(lián)歡。以上分線端子對于傳統(tǒng)的集中-區(qū)域控制器系統(tǒng)方式適用。
g 控制器內從下面開始通過連線整理板順序連線。
h 按樓層分別設置火災專用配線(或接線)箱作線路匯接。箱體用紅色標志為宜。
i 設置在專用豎井內的箱體應根據設計要求的調試及位置,采用金屬膨脹螺栓將箱體固定在墻壁上。
j 配電線(或接線)箱內采用端子板匯接各種導線,并應按不同用途、不同電壓、電流類別等需要分別設置不同端子板,并將交直流不同電壓的端子板加保護罩以進行隔離,保護人身和設備安全。
k 箱內端子板接線時,應使用對線耳機,兩人分別在線路兩端逐根核對導線編號。將箱內留有余量的導線綁扎成束。
l 從電纜一次側取出各線芯,如圖順時針打開護皮;對于有顏色的對線,先取出帶顏色的單線,之后取出標準顏色線;探測器的“+”端應接紅接,“-”端應接藍線,其余各線根據用途選定不同顏色區(qū)分。注意1次側與2次側的卷法(方向)正相反。
m 導線綁扎成束后,分別設置在端子板的兩側,左側為控制中心(主機)引來的干線,右側為火災探測器及其他設備的控制線路(終端),如圖所示。
n 在連接前應再次搖測絕緣電阻值,每一回路線間的絕緣電阻值應不小于10MΩ。
o 單芯銅導線剝去絕緣層后,可以直接拉入接線端子板,剝去絕緣層的長度,一般比端子插入孔深度長1mm為宜。對于多芯銅線,剝去絕緣層后應掛錫再拉入接線端子。具體連接方法有卷成圓環(huán)狀、連接金屬圈和絕緣壓接帽等。
p 接線時應在接線盒內焊接或用端子連接。
15.2.2.6 無論火災報警控制器、自動滅火控制設備,還是火災報警(聯(lián)動)控制器安裝要求基本相同,分別按壁掛式和落地式兩類安裝。引入控制器的導線配線應整齊,避免交叉,并用線扎或其他方式固定牢靠。電纜芯線和所配導線的端部,均應標明編號。火災報警控制器內應將電源線,探測回路線、通信線分別加套管并編號層顯示器內應將電源線、通信線分別加套管并編號;聯(lián)動控制器內應將電源線、通訊線、音頻信號線、聯(lián)動信號線、回授線(反饋信號線)分別加套管并編號。以往套管編號一般用人工手寫,現(xiàn)在采用電腦數(shù)字印號機專用于不同規(guī)格套管編號,字跡清晰。所有編號須與訊息工期圖上編號完全一致。電纜芯和導線應留有并應采用管卡固定,其固定點間距不應大于0.5m.接線端上的接線必須用焊片壓接在接線端子上,每個端子的壓接線不得超過兩根。導線引入線穿線后,在進線管處應封堵?刂破鞯慕涣220V主電源引入線,應直接與消防電源連接,嚴禁使用電源插頭。主電源應有明顯標志。在控制器安裝過程中,嚴禁隨意操作電源開關,以免損壞機器或導致外部聯(lián)動設備誤動作。
附件下載:商住樓消防系統(tǒng)施工組織設計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