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qū)找水勘察
1959年以后,建工部華東市政工程設計院和上?辈煸核牡刭|勘察隊分別承擔了大量在山區(qū)尋找地下水的工作。巖石地區(qū)找水,較之在第四系松散土層中找水,困難更大,有巖性變化大,地質構造復雜,巖層富水性不均一,有的地區(qū)基巖埋藏深,成井費用高等。經30多年來的工程實踐,山區(qū)找水工作,逐步減少了盲目性,成井率和富水井的比例,不斷提高。
1964年,華東市政工程設計院水文地質隊承擔徐州市城市供水勘察,在充分肯定橫貫市內呈北西西向斷層(與舊黃河故道走向一致)的西部沖斷層性質后,選擇了斷層上盤奧陶系張夏灰?guī)r出露區(qū),布置了近10口勘探生產井,成井率達90%以上,單井出水量2000~3000立方米/日,其中有一口高產井,單井出水量達1萬立方米/日以上。對徐州市的找水勘察,總結了行之有效的山區(qū)找水的工作流程,進一步提高了找水水平。工程流程是:在工作之前充分搜集和分析已有的地質、水文地質資料,進行現場踏勘。在踏勘和充分搜集、分析已有資料的基礎上,編寫地質、水文地質測繪綱要,同時布置綜合地面物探,了解隱伏巖層的分布和構造。進行1∶10000~1∶5000的地質、水文地質測繪、填圖,進行綜合地面物探,并及時分析測繪與物探的成果,調整工作量,開始部分長期觀測工作。整理測繪與地面物探成果資料,在此基礎上編寫勘探工作綱要。按勘探綱要布置的內容,進行水文地質鉆探、試驗與長期觀測工作,進行井下物探工作,將富水鉆孔留作生產,并隨鉆探、試驗工作的進展隨時整理資料。在對資料的整理和綜合分析,進行地下水資源評價后,編寫出勘察成果報告書。
1974年,上海市政院水文地質隊受上海鐵路局委托,為浙贛復線樟樹附近的建山車站找水,該項目既要水量大,又要離站近。在找水中,根據南部山區(qū)1根張扭性斷裂帶向北穿過隱伏的茅口灰?guī)r,位于車站附近的特點進行布孔,使單孔涌水量達到2000立方米/日以上,且水位下降很小,滿足了建站要求。1975年,上海市政院水文地質隊承擔將樂機床廠的找水工作。該廠位于閩西北山區(qū),由于受地面水污染,需取地下水作供水水源。在找水中根據該廠地處于永安“山”字型構造中脊的特點,將鉆孔布置在南北向壓性斷裂和長條狀灰?guī)r出露的部位,從而找到了所需的地下水。這是由于把城市供水水源地的局部構造問題,放在區(qū)域構造體系中加以正確分析的結果。
由于不少地區(qū),石灰?guī)r(一般是含水地層)接近地表,巖溶中充填大量的泥砂,成井后,不但大量泥砂隨地下水流入井內,水質混濁,水井淤塞,而且引起附近地面塌陷。1980年,在江蘇宜興三疊系青龍灰?guī)r找水中,上海勘察院根據巖溶發(fā)育在斷裂兩盤一定范圍沿著斷層傾向的特點,在離斷層帶附近布孔、鉆孔,避開或封閉了淺部的溶洞,揭露和利用了深部的溶洞,為當地駐軍找到了優(yōu)質地下水。六機部勘察公司在云南、福建等地,運用YKC沖擊鉆機在石灰?guī)r地層尋找了大量巖溶水和裂隙水,為國防建設作出了貢獻。
地下水資源評價
地下水資源勘察的最終結果,是提交地下水資源勘察報告書,進行地下水資源評價。按環(huán)境允許、經濟合理的前提,從水量、水質兩個方面進行,其中水量的評價,需在勘探過程中正確測定各項水文地質動力學參數和進行滲流場計算。50年代采用的是蘇聯的方法,以穩(wěn)定流理論為基礎,但在實際工作中,發(fā)現了許多矛盾,上海第一批水文地質孔抽水試驗后,也同樣發(fā)現同一口井在不同的抽水量和水位降時計算的滲透系數不一樣,不同井徑與井出水量的關系不是對數關系,在長期抽水的情況下,承壓水的影響半徑如何確定,影響半徑以外井群,動水位仍有干擾,用這個影響半徑計算滲流場誤差較大。井的涌水量曲線(Q—S)方程,并非公式所顯示那樣是線性關系等。這些矛盾促使水文地質工作者去了解、研究非穩(wěn)定流理論,研究地下水運動過程中水位、流量與時間的關系。1959年,在建工部綜合勘察院的推動下,開始學習、研究、推廣、應用非穩(wěn)定流理論。1960年,華東勘察分院在建工部綜合勘察院幫助下,利用上海第五鋼鐵廠的深井,進行非穩(wěn)定流抽水試驗,測得了一系列參數,并利用這些參數,估算了該地區(qū)的地下水開采量。由于在計算中,沒有考慮整個市區(qū)深井的干擾,各含水層都在同步開采的不利因素,因此計算的地下水開采量偏大。以后,結合無錫等地城市地下水資料,開展了非穩(wěn)定流理論的研究和實踐。1975年,上海市政院水文地質室將成果編寫了《非穩(wěn)定流抽水試驗測定水文地質參數的實例介紹》。此后,在江蘇無錫、安徽銅陵新橋礦、浙江椒江等水文地質勘察中,都廣泛地應用非穩(wěn)定流理論測定含水層參數和滲流場計算。
80年代中期,在上海首次開展的深基坑深層降水(即降低下部承壓水層的水頭)中,成功地應用非穩(wěn)定流抽水測定含水層系統的導水系數、各向異性、儲水系數、越流系數等參數,用這些參數預測群井抽水時含水層的水頭分布,與實測的結果相比,誤差均在50厘米以內,達到很高的精度。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聯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