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19 16:44 來源于網絡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建設工程教育網是國內大型的工程類遠程教育基地,憑借其多年輔導經驗,聘請國內權威考試輔導專家,依托專業(yè)、龐大的教學服務團隊,采用高清課件、移動課堂等先進教學方式,強力推出一級建造師、二級建造師、造價工程師、監(jiān)理工程師、房地產估價師、安全工程師、咨詢工程師等網上輔導課程,超高考試通過率,受到廣大學員的一致好評。點擊了解課程詳情>>>
沈荃(1624~1684),字貞蕤,號繹堂,別號充齋,華亭(今上海松江)人。順治九年(1652)探花,授編修,累官至翰林院侍讀學土、禮部侍郎,卒謚文恪。他工書法,宗法米芾、董其昌,是康熙年間最重要的書家之一。
沈荃與董其昌是同鄉(xiāng),自幼即傾慕董書,并以之為其書學的基礎,極得董書的筆法特點與風神。愛好董其昌書法的康熙皇帝曾向他學習書法,或者說是他專習董書而影響到康熙皇帝對董書的偏愛。據記載,在康熙皇帝向他學習書法時,他每每能夠“下筆即指其弊,兼析其由”。好學的皇帝,則十分感慨,并賞賜良多。而且,“凡御制碑版,及殿廷屏障,御座箴銘,輒命公書之;蜃宰鞔髸}其后”。于是朝野間盛行董書,成為一時風尚。與沈荃同時,還出現了人稱“康熙四家”的姜宸英、汪士鉉、何焯和陳邦彥,他們皆以董書為主,又兼取晉唐或宋米芾書法。
沈荃存世的書法墨跡較多,楷、行、草書都有,以楷、行書最多。他的楷書,如《錄陸平原燕居課軸》,雖為楷書,結字卻以欹側中求平正為主要特點,且行距頗疏,筆法溫潤,是從董書中繼承、演化而來。他的行書,大體如楷書的行化,或參以米書縱逸豐姿的特點。草書作品如《臨自敘帖軸》,雖說是臨懷素草法,其實仍是董其昌小行草書的典型面貌,很難看出有《自敘帖》的草法。自董其昌之后,一些臨帖作品不過是錄書其文字,以作為一時的創(chuàng)作契機,并非認真對待其臨習得似與不似。這點,沈荃也在仿效董其昌。雖然如此,沈荃的書法也只是貌似董書,因為他的書法過于溫厚圓鈍,雖可稱之為秀雅,但卻缺少董書的空靈生氣。他的書法能成為宮廷御用書法,成為適應科舉制度的干祿書體,必然是只注重形體表現,而缺乏神采的。即便是善書的康熙皇帝,也未能脫此弊端。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