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21 13:33 建設工程教育網整理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學員問題】可調式減壓閥設計選用要點?
【解答】(1)工程式中應用的水力控制閥是經過制造廠檢驗合格,各種標識齊全,技術資料符合要求的產品。
。2)根據功能要求,選擇閥門種類,再根據管道輸送介質、溫度、建筑標準和業(yè)主要要求等,確定閥門的閥體和密封部位的材質。常用的閥體材料有鑄鐵、銅鐵、銅、塑料等。常用的密封面和襯里材料有銅合金、塑料、鋼、硬質合金、橡膠等。閥體材料應與管道材料相匹配。
。3)閥門的公稱壓力有0.6、1.0、1.6、2.5和4.0MPa等不同級別,管道輸送的介質,其工作壓力應小于閥門的公稱壓力值。
。4)工程中水力控制閥的設置應當有足夠的空間,以便管理、操作、安裝和維修,并應符合管路對閥門的要求。
。5)管路采用法蘭連接時,應采用法蘭連接的水力控制閥;管路采用溝槽式連接時,應采用溝槽式連接的水力控制閥。
。6)活塞式可調式減壓閥應設置在介質單向流動的管路上。
。7)活塞式可調式減壓閥主閥體上的箭頭方向必須與管路系統(tǒng)流向一致。
(8)接水力控制閥管段不應有氣堵、氣阻現(xiàn)象。在管網最高位置等存氣段應設置自動排氣閥。
。9)閥門水平安裝時,閥蓋、閥桿應朝上。垂直安裝時,閥蓋、閥桿應朝外。
。10)閥門安裝前應做強度和嚴密性試驗。
。11)閥門的強度和嚴密性試驗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
A.閥門的強度試驗壓力為公稱壓力的1.5倍;
B.閥門的嚴密性試驗壓力為公稱壓力的1.5倍;
C.試驗壓力在試驗持續(xù)時間內應保持不變,且殼體填料及閥瓣密封面無滲漏;
D.閥門試驗持續(xù)時間按上表。
當生活、生產、消防給水系統(tǒng)的水池(箱)其進水管公稱直徑大于或等于50mm時宜設置遙控浮球閥。遙控浮球的公稱通徑應與管路公稱直徑相同。遙控浮球閥前應設置過濾器,過濾器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活塞式可調式減壓閥宜水平安裝。水平安裝時,閥蓋宜向上。消防給水系統(tǒng)的減壓閥閥后應有排水設施。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的需減壓時,減壓閥應設置在報警閥前(沿水流方向),與單個報警閥配套設置的減壓閥,可不設備用減壓閥;與多個報警閥配套設置的減壓閥,應設備廠用減壓閥。用于熱水供應工程的減壓閥,應采用熱水型減壓閥。
采用干管干管循環(huán)方式(半循環(huán)方式)的熱水供應工程,減壓閥設置要求應與冷水工程相同;采用立管循環(huán)方式(全循環(huán)方式)的熱水供應工程,減壓閥設置應防止熱水循環(huán)的破壞,各分區(qū)回水管在匯合點壓力應平衡。
當可調式減壓閥公稱直徑不大于50mm時,應采用直線式減壓閥;當大于50mm小于100mm時,宜采用先導式減壓閥。
對用水量極不均勻的某些高層民用建筑(如旅館、住宅、醫(yī)院),在有安靜要求的場合,可調式減壓閥宜異徑并聯(lián)設置。異徑并聯(lián)設置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采用干管干管循環(huán)方式(半循環(huán)方式)的熱水供應工程,減壓閥設置要求應與冷水工程相同;采用立管循環(huán)方式(全循環(huán)方式)的熱水供應工程,減壓閥設置應防止熱水循環(huán)的破壞,各分區(qū)回水管在匯合點壓力應平衡。
活塞式可調式減壓閥的變化
在主閥不變的情況下,通過針形閥、先導閥及相應控制系統(tǒng),根據管網中不同的要求,可演變出幾十種功能的閥門,除上述5種給水系統(tǒng)常用的以外尚有電動浮球閥、水力電動控制閥、電磁控制閥、流量控制閥、緊急關閉閥等。均有不同的設計選用要求和安裝要求。
由于水利控制閥在作用方式上利用介質自身壓力及液壓系統(tǒng)操作,并能自動控制,動作準確,性能可靠,故在建筑給水(含消防)系統(tǒng)中廣泛應用。分別介紹了遙控浮球閥、可調式減壓閥、緩閉止回閥、泄壓閥和持壓閥等幾種常用的水力控制閥的設計選用和安裝要點。
可調式減壓閥是一種利用介質自身能量來調節(jié)管路的壓力,通過調節(jié)減壓導閥,控a制主閥的出口壓力,出口壓力不因進口壓力的變化而改變,亦不受出口用水量的變化而改變出口壓力。密封性能可靠,安裝、維護、調試、檢查方便,使用壽命長。
以上內容均根據學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供參考,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指正。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