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29 10:40 來源于網絡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1)分片分析:
線損分析應按電壓等級、分線路、分臺區(qū)進行。以掌握線損電量的組成。找出薄弱環(huán)節(jié),明確方向。
(2)扣除無損電量分析:
將無損的用戶專用線、專用配電變壓器、通過用戶的轉供電等相應的售電量扣除后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求得真實的線損率。
。3)與歷史同期比較分析:
有些用電負載與季節(jié)有關系,隨季y.;變化而變化(如農業(yè)用電)。而且,同期的氣象條件也基本一致所以與歷史同期的參數值比較,有很大的可比性,通過比較能夠發(fā)現問題。
(4)與平均線損率比較分析:
一個連續(xù)的時間較長的平均線損率,能夠消除因負載變化、時間變化、抄表時間差等因素造成的線損波動現象。這樣的平均線損率能反映線損的實際狀況。與該平均線損相比較,就能發(fā)現當時的線損是否不正常。
〔5)與理論線損對比分析:
實際線損與理論線損的偏差的大小。能看出管理上的差距,能分析出可能存在的問題。井結合其他分析方法找出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采取相應的措施解決。
(6)電能平衡分析:
計量總表與分表電量的比較。用于監(jiān)督電能計量設備的運行情況和變電站本身耗能情況,這是很有效的分析方法,經常開展這項活動,能夠及時地發(fā)現問題,及時地采取措施,使計量裝置保持在正常的運行狀態(tài)。
(7)與先進水平比:
將本單位的線投完成情況與周圍的單位比較。就能發(fā)現本單位在電網結構和管理中存在的差距。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