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11 16:02 來源于網絡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智能技術簡單回顧模糊控制、神經網絡控制、專家系統(tǒng)控制、線性最優(yōu)控制、綜合智能控制等典型智能技術在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中的運用。
電力系統(tǒng)是一個巨維數的典型動態(tài)大系統(tǒng),它具有強非線性、時變性且參數不確切可知,并含有大量未建模動態(tài)部分。電力系統(tǒng)地域分布廣闊,大部分元件具有延遲、磁滯、飽和等等復雜的物理特性,對這樣的系統(tǒng)實現有效控制是極為困難的。另一方面,由于公眾對新建高壓線路的不滿情緒日益增加,線路造價,特別是走廊使用權的費用日益昂貴等客觀條件的限制,以及電力網的不斷增大,使得人們對電力系統(tǒng)的控制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正是由于電力系統(tǒng)具有這樣的特征,一些先進的控制手段不斷地引入電力系統(tǒng)。
模糊控制模糊方法使控制十分簡單而易于掌握,所以在家用電器中也顯示出優(yōu)越性。建立模型來實現控制是現代比較先進的方法,但建立常規(guī)的數學模型,有時十分困難,而建立模糊關系模型十分簡易,實踐證明它有巨大的優(yōu)越性。模糊控制理論的應用非常廣泛。例如我們日常所用的電熱爐、電風扇等電器。這里介紹斯洛文尼亞學者用模糊邏輯控制器改進常規(guī)恒溫器的例子。電熱爐一般用恒溫器來保持幾擋溫度,以供烹飪者選用,如60,80,100,140℃。斯洛文尼亞現有的恒溫器在100℃以下的靈敏度為±7℃,即控制器對±7℃以內的溫度變化不反應;在100℃以上,靈敏度為±15℃。
因此在實際應用中,有兩個問題:①冷態(tài)啟動時有一個越過恒溫值的躍升現象;②在恒溫應用中有圍繞恒溫擺動振蕩的問題。改用模糊控制器后,這些現象基本上都沒有了。模糊控制的方法很簡單,輸入量為溫度及溫度變化兩個語言變量。每個語言的論域用5組語言變量互相跨接來描述。因此輸出量可以用一張二維的查詢表來表示,即5×5=25條規(guī)則,每條規(guī)則為一個輸出量,即控制量。
應用這樣一個簡單的模糊控制器后,冷態(tài)加熱時躍升超過恒溫值的現象消失了,熱態(tài)中圍繞恒溫值的擺動也沒有了,還得到了節(jié)電的效果。在熱態(tài)控制保持100℃的情況下,33min內,若用恒溫器則耗電0.1530kWh,若用模糊邏輯控制,則耗電0.1285kWh,節(jié)電約16.3%,是一個不小的數目。在冷態(tài)加熱情況下,若用恒溫器加熱,則能很快到達100℃,只耗電0.2144kWh,若用模糊邏輯控制,達到100℃時需耗電0.2425kWh.但恒溫器振蕩穩(wěn)定到100℃的過程,耗電0.1719kWh,而模糊邏輯控制略有微小的擺動,達到穩(wěn)定值只耗電0.083kWh.總計達100℃恒溫的耗電量,恒溫器需用0.3863kWh,模糊邏輯控制需用0.3555kWh,節(jié)電約15.7%.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