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11 13:38 建設工程教育網整理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學員問題】探討超薄型鋼結構防火涂料的研制方法?
【解答】一種新型鋼結構防火涂料的制備方法。實驗證明:采用丙烯酸樹脂為主成膜物,磷酸三聚氰胺為脫水碳化劑,配以適量的成碳劑、發(fā)泡劑所制備的超薄型防火涂料,在涂層厚度為2.68mm的條件下,其耐火極限可達96min,且實驗表明,防火涂料各組分的含量對涂料性能具有明顯的影響,F代大型建筑的主要承重構件大多依賴于堅固而又輕便的鋼材。從發(fā)展趨勢看,鋼結構將是未來大型建筑的主要形式,但是,鋼結構建筑的耐火性能遠比磚石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差,由于鋼材的機械強度是溫度的函數,一般說來,鋼材的機械強度會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當溫度達到某一值時,鋼材便失去承載能力,這一溫度被定義為鋼材的臨界溫度。
一般常用的建筑鋼材的臨界溫度在540℃左右。就建筑火災來講,其火場的溫度大多為800~1200℃,在火災發(fā)生的10min內,火場的溫度即可達到700℃以上,在這樣的火災溫場下,對于裸露的鋼材,幾分鐘內就可上升到500℃而達到臨界值,使承載能力失效并導致建筑物垮塌,為提高鋼結構建筑的耐火問題,從20世紀70年代起,國外便開始了鋼結構防火涂料的研究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我國于80年代初也開始了對鋼結構防火涂料的研制,現在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以上內容均根據學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供參考,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指正。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