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06 12:43 建設工程教育網整理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學員問題】土層是地面塌陷的主要組成部分?
【解答】目前已知塌陷中土層塌陷占96.7%,可見土層是塌陷的主要組成部分。土層可由粘土、砂、礫等各種組分組成,形成單層雙層或多層結構。巖性結構對塌陷的形成有著明顯的影響:均一的砂土由于其顆粒間無粘結力,在一定水頭的水流滲透作用下,其細小顆粒易于被潛蝕搬運進而淘空破壞,抗塌陷能力最差,塌陷數(shù)量相對較多;雙層或多層結構的土層,由于有粘性土的緩沖作用,其抗塌能力要稍好一些;均一粘性土或底部為粘性土的多層結構土層,由于粘性土具有一定的凝聚力,抗塌能力較強,塌陷數(shù)量相對較少,塌陷的速度也要緩慢一些。
土層的厚度對塌陷的產生也有明顯的影響,據(jù)統(tǒng)計,土層厚度小于10m的塌陷占絕大多數(shù);厚度10—30m的塌陷數(shù)量要少得多,而>30m的僅零星出現(xiàn)。目前所知土層厚度最厚的見于安徽銅陵新橋礦塌陷,土層厚度達到60m.
除蓋層為土層的塌陷外,如蓋層為風化破碎的基巖也可產生塌陷,如湖南水口山鉛鋅礦陽公堂因礦坑排水產生塌陷,直徑59X54m,塌坑可見深25m,塌陷層表層殘積土厚38.7m,其下碎屑巖厚124.67m,下伏為巖溶發(fā)育的灰?guī)r,蓋層總厚達163.37m.山東萊蕪鐵礦顧家臺礦區(qū)因礦坑排水在厚156m受斷層破碎的第三系紅色砂巖、粉砂巖中產生塌陷。此外,在湖南的煤炭壩煤礦、江西城門山和東鄉(xiāng)銅礦,均發(fā)現(xiàn)有隱伏的古基巖塌陷堆積體,其直徑可達500m,其深度可達300m.
以上內容均根據(jù)學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供參考,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指正。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