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一級建造師公路工程復習資料—涌水地段施工特點
一、施工調查
根據設計文件對隧道可能出現(xiàn)涌水地段的涌水量大小、補給方式、變化規(guī)律及水質成分等進行詳細調查,選擇既經濟合理,又能確保圍巖穩(wěn)定,并保護環(huán)境的治水方案。處理涌水可用下列輔助施工辦法:超前鉆孔或輔助坑道排水;超前小導管預注漿;超前圍巖預注漿堵水;井點降水及深井降水。
二、采用輔助坑道排水時應符合的要求
?。?)坑道應和正洞平行或接近平行。
?。?)坑道底標高應低于正洞底標高。
?。?)坑道應超前正洞10—20m,至少應超前1~2個循環(huán)進尺。
三、采用超前鉆孔排水時應符合的要求
(1)應使用輕型探水鉆機或鑿巖機鉆孔。
?。?)鉆孔孔位(孔底)應在水流上方。鉆孔時孔口應有保護裝置,以防人身及機械事故。
?。?)采取排水措施,保證鉆孔排出的水迅速排出洞外。
?。?)超前鉆孔的孔底應超前開挖面1—2個循環(huán)進尺。
四、超前圍巖預注漿堵水應符合的規(guī)定
?。?)注漿段的長度應根據地質條件、涌水量、機具設備能力等因素確定,一般宜在30—50m之間。
(2)鉆孔及注漿順序應由外圈向內圈進行,同一圈孔應間隔施工。
?。?)漿液宜采用水泥漿或水泥一水玻璃漿液。
五、井點降水施工應符合的規(guī)定
(1)井點的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當降水寬度小于6m,深度小于5m時,可采用單排井點。
?。?)有地下水的黃土地段,當降水深為3—6m時,可采用井點降水;當降水深度大于6m時,可采用深井井點降水。
?。?)濾水管應深入含水層,各濾水管的高度應齊平。
?。?)井點系統(tǒng)安裝完畢后,應進行抽水試驗,檢查有無漏氣、漏水情況。
(5)抽水作業(yè)開始后,宜連續(xù)不問斷地進行抽水,并隨時觀測附近區(qū)域地表是否產生沉降,必要時應采取防護措施。
六、深井并點降水施工應符合的要求
(1)在隧道兩側地表面布置井點,間距為25—35m.井底應在隧底以下3—5m.
?。?)做好深井抽水時地面的排水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