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一建市政復習:防止路基坍塌有哪些做法
1、路線遇中型崩塌地段,一般應盡量避繞。無避繞可能時,可采用明洞、棚洞或懸臂式棚洞等遮擋建筑物。
2、在小型崩塌或落石地段,盡量采取全部清除的辦法。如基巖破壞嚴重,崩塌、落石的來源豐富,則宜采用落石平臺、落石槽、攔石堤、攔石墻等攔截構造物。
3、路基上方的危巖及危石應盡量清除,以防后患。
4、由軟弱結構面而引起崩塌的高邊坡,可根據(jù)情況采用支擋墻或支護墻等措施,以支撐邊坡,并防止軟弱結構面的張開和擴大。
5、由軟硬巖分層所組成的高邊坡路段,對坡面上容易風化的軟弱巖層,可用瀝青、砂漿或漿砌片石護面。對高邊坡上的巖層裂縫應用砂漿填實,以防止裂縫繼續(xù)加深擴大。
6、在松散堆積物的山坡上開挖深路塹時,應適當放緩邊坡或采用分級的邊坡,以免導致崩塌。
7、對邊坡坡腳因受河水沖刷而易形成崩塌者,河岸要做防護工程。
8、在可能發(fā)生崩塌的地段,必須做好地面排水。對位于公路上下邊坡及其附近的排、灌溝渠,要采取加固措施,防止溝渠發(fā)生大量滲漏而導致崩塌。
9、取土區(qū)避免選在地下水位較高的淋澇地帶。如無法避開,應將土碼方堆放,淋水后再用,以防填料過濕。
10、慎重選擇填料,禁用光面多、內(nèi)摩擦力小的填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