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建《水利實務》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類型有哪些?建設階段劃分是什么劃分的?在這一內容中涉及到哪些知識點?本文建設工程教育網會一一為大家分享>一建《水利實務》水利工程建設項目,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一、水利工程建設程序:
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施工準備--建設實施--生產準備--竣工驗收--后評價(各階段的工作要求應掌握)一般情況下,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稱為前期工作。立項過程包括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階段。
二、項目分類:
1.按功能、作用分:公益性、準公益性和經營性。
2.按對社會和國民經濟發(fā)展的影響分:中央項目、地方項目
3.按建設規(guī)模和投資額分:大中型、小型
4.根據《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管理規(guī)定》(水建[1995]128號),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管理實行統(tǒng)一管理、分級管理和目標管理。實行水利部、流域機構和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門以及建設項目法人分級、分層次管理的管理體系。
5.根據《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管理規(guī)定》(水建[1995] 128號),水利工程建設程序中各階段的工作要求如下。
(2)可行性研究報告階段
經過批準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是項目決策和進行初步設計的依據。
(3)初步設計階段
靜態(tài)總投資超過可行性研究報告15%以上(含15%)時,必須重新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并按原程序報批。
一般非重大設計變更、生產性子項目之間的調整,由主管部門批準。在主要內容上有重要變動或修改(包括工程項目設計變更、子項目調整、建設標準調整、概算調整)等,應按程序上報原批準機關復審同意。
初步設計任務應選擇有項目相應資格的設計單位承擔。
(4)施工準備階段
施工準備階段(包括招標設計)是指建設項目的主體工程開工前,必須完成的各項準備工作。其中,招標設計指為施工以及設備材料招標而進行的設計工作。(試題2007)
(5)建設實施階段
建設實施階段是指主體工程的建設實施,項目法人按照批準的建設文件,組織工程建設,保證項目建設目標的實現。
(8)后評價階段
工程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后,一般經過1~2年生產(運行)后,要進行一次系統(tǒng)的項目后評價,主要內容包括:影響評價--項目投入生產(運行)后對各方面的影響進行評價;經濟效益評價--項目投資、國民經濟效益、財務效益、技術進步和規(guī)模效益、可行性研究深度等進行評價;過程評價--對項目的立項、勘察設計、施工、建設管理、生產(運行)等全過程進行評價。
項目后評價一般按三個層次組織實施,即項目法人的自我評價、項目行業(yè)的評價、主管部門(或主要投資方)的評價。(試題2007)
項目后評價工作必須遵循客觀、公正、科學的原則,做到分析合理、評價公正。
三、水利建設項目管理實行統(tǒng)一管理、分級管理和目標管理
要求掌握水利部、流域機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水利廳、項目法人各自的職責。
相關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