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建造的過程與建成之后,對環(huán)境的影響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自然方面:巨大的水庫可能引起地表的活動,甚至誘發(fā)地震。此外,還會引起流域水文上的改變,如下游水位降低或來自上游的泥沙減少等。水庫建成后,由于蒸發(fā)量大,氣候涼爽且較穩(wěn)定,降雨量減少。
生物方面:對陸生動物而言,水庫建成后,可能會造成大量的野生動植物被淹沒死亡,甚至全部滅絕。對水生動物而言,由于上游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改變,會使魚類受到影響,導致滅絕或種群數(shù)量減少。同時,由于上游水域面積的擴大,使某些生物(如釘螺)的棲息地點增加,為一些地區(qū)性疾病(如血吸蟲。┑穆觿(chuàng)造了條件。
物理化學性質方面:流入和流出水庫的水在顏色和氣味等物理化學性質方面發(fā)生改變,而且水庫中各層水的密度、溫度、甚至熔解氧等有所不同。深層水的水溫低,而且沉積庫底的有機物不能充分氧化而處于厭氧分解,水體的二氧化碳含量明顯增加。
社會經濟方面:修建水庫可以防洪、發(fā)電,也可以改善水的供應和管理,增加農田灌溉,但同時亦有不利之處。如受淹地區(qū)城市搬遷、農村移民安置會對社會結構、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等產生影響。如果整體、全局計劃不周,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安排不當,還會引起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另外,自然景觀和文物古跡的淹沒與破壞,更是文化和經濟上的一大損失。應當事先制定保護規(guī)劃和落實保護措施。
下一篇:用核能為微型裝置提供動力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聯(lián)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