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19 15:46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降水方法有輕型井點、管井、電滲井點、噴射井點、深井井點等等。本文擬就前兩種方法在杭州“在水一方”公寓基坑降水工程中的結合使用,闡述多種降水方法的使用和作用。
基坑降水是杭州“在水一方”公寓工程的成敗關鍵之一。該工程基坑面積約3500平方米,基坑深4米,局部6米。地下室一層,地上為雙子座公寓樓,18層,總高度58米。由于該工程區(qū)域臨近錢塘江邊,同時在其南面及東面約12米處均為已投入使用的住宅工程。其土質以砂性土為主,具有較強的滲透性。為了確保該工程順利進行,確保周圍建筑物不受影響,首先必須確保降水順利。我們采取了井點降水方法與管井降水方法相結合的途徑。首先在地下室底板周邊約2米處采用井點降水措施,降水深度12米,在電梯井周圍約4米處設置雙排井點,同時在井中設置管井各一口。下面就設置方法作一論述。
一、地層概況據勘察揭示地層概況:
3.40—-9.00m(絕對標高),第①層為粉質粘土,下部厚約0.5-1.00m為第①2層粉土。-(9.00—19.00m)為第②1a層淤泥質粉質粘土。-(19.00—32.00m)為第②1c層淤泥質粘土。-32.00以下未見底為第②2層粉質粘土,厚度大于3m.
二、施工技術措施
1.鉆孔前嚴格按照圖紙定出孔位。
2.鉆孔嚴格控制井孔垂直度(α≤1%),嚴格控制井孔深度(H≤22m),保證井孔孔徑上下一致,控制孔徑(Φ≥600mm)。
3.灌填砂礫料前,把孔內泥漿適當稀釋到比重為1.08左右,灌填高度符合設計要求,灌填量不得小于計算值的95%。
4.井點管口有保護措施,井點設有標志,防止雜物掉入管內。
5.成井過程中文明施工,泥漿池及時回填,洗井徹底。
6.冬季施工對成井采取防凍措施。
7.成井施工中及時做好施工記錄。
8.鑿井完成后及時下泵抽水。并抽到水清為止,水的含砂量小于十萬分之一。
三、施工工藝及技術措施
1.工藝流程準備工作→鉆機進場→定位→開孔→下護口管→鉆進→終孔→沖孔換漿→下井管→沖孔換漿(泥漿比重換到1.05)→填礫→止水封孔→洗井→活塞洗井,空壓機洗井→下泵試抽→合理安排排水管路及電纜電路→抽水試驗→正式抽水→記錄。
2.技術措施
。1)準備工作,合同簽訂后,即開始施工部署,首先要組建項目經理部,落實材料和人員,合理安排人財物,與甲方及工地上各兄弟單位保持密切協(xié)作。
(2)專人負責進料,工程師核定,確保井壁管、過濾管(外包尼龍網)、圍填砂、粘土等材料的質量。
。3)進出場、定位、埋設護孔管,由甲方提供“三通一平”,鉆機進場。鉆井井位雙方按設計方案校核井位,保證鉆機移到位,基礎牢固平穩(wěn),磨盤水平“三點一線”,(孔位、磨盤、大鉤成一垂線),各項準備工作就緒,井管、砂料到位,埋設護孔管要求垂直,護孔管盡可能進入原狀土層內20-50cm,外圍用粘土填實,保證泥漿返出孔外,孔斜誤差不超過1%.
。4)鉆進清孔,鉆進前測量好鉆具總長,精確計算機上余尺,控制鉆進深度,鉆進中保持泥漿比重在1.15-1.25,鉆進中對地層要分層描述,確定降水含水層的確切層位和巖性。終孔深度達到后,即可清孔,調漿宜慢,清孔后泥漿比重1.10左右,孔底巖粉≤10cm.
(5)下井管,按設計井深事先將井管排列、組合,下管時所有深井的底部按標高嚴格控制,并且保持井口標高一致。井管應平穩(wěn)入孔、焊接垂直,完整無隙,確保焊接強度,以免脫落,為了保證井管不靠在井壁上和井管外有一定的填礫厚度,在濾水管上下各加兩組扶正器,保證環(huán)狀填礫間隙厚度大于150mm,過濾器應刷洗干凈,縫隙清楚,橋式過濾器縫隙均勻。下管要準確到位。自然落下,稍轉動落到位,不可強力壓下,以免損壞過濾結構,下好井管后,把井管居中固定。
(6)填礫沖孔,下入鉆桿至離沉淀管底50cm,井口加上補心進行換漿,逐步調稀泥漿到比重1.08左右時邊填邊測,一邊填一邊開小泵量泥漿循環(huán)。填礫達到要求深度后停止。
。7)止水封孔,為了防止上部泥漿及降水直接滲入礫料內影響成井質量,等填礫結束20分鐘后,上部填粘土。
(8)洗井洗井要求采用活塞和空壓機聯(lián)合洗井方法,缺一不可。要求洗井臺班至少2個臺班,確保洗井質量,直至井內出清水,基本不含砂,出水量大,井底沉砂不大于20cm.
。9)下泵試抽洗井結束后,待水位恢復可按設計下泵,下入深度宜在濾水管下半部分即16-18m深的位置,以保證足夠的降深。排水管道及電源線路一定要先連接好,試抽3個小時,測定井內水位及觀測孔水位變化,安裝水表測流量,預估降水試驗運行途徑,等水位恢復后,積極配合抽水試驗。
(10)合理安排排水及電纜電路原則上各井排水管和電纜一齊鋪設,排水要暢通無阻,就近往南邊隨塘河排放,連接合理,電纜應絕緣有一定抗拉、抗壓強度。
。11)抽水試驗為了確定該場地水文地質參數,根據設計要求,抽水試驗必須在井群正式施工前進行,試驗選用井位圖上降水井作為抽水井,另一降水井暫作為觀測井,采用深井潛水泵,井打好后,先各抽1-2天或更長時間,以確保抽水時流量穩(wěn)定,待水位恢復,抽水開始前應測定孔內和潮水水位變化情況,則抽水試驗應選擇井內水位波動相對平穩(wěn)的時段。開始進行抽水試驗,觀測前,測量2口井的初始水位,觀測水位時間間隔,抽水開始0-10分鐘,每分鐘觀測1次共10次;10-30分鐘,每2分鐘觀測1次;30-100分鐘每5分鐘觀測1次;100分鐘以后每50分鐘觀測一次。如48小時仍無法大致完整繪出S-lgt和lgs-lgt曲線,時間還可能繼續(xù)延長,根據抽水試驗得到參數分析,第④2、⑤層土與第④1-1、④1-2、⑥層土可能存在的水力聯(lián)系情況,選用合適公式確定相關水文地質參數,根據測得的水文地質參數,再重新進行井群計算,優(yōu)化降水方案,選配適當流量的抽水泵,制定相應的降水運行方案。
。12)抽水需要每天24小時派人現(xiàn)場值班,并做好抽水記錄,每天報水位、流量。記錄內容包括降水井涌水量Q和水位降深S,并在現(xiàn)場繪制S-T,Q-T,S~Q曲線與基坑開挖深度附近監(jiān)測資料繪于同一圖上,了解其相關關系,以掌握抽水動態(tài),指導降水運行達到最優(yōu)。選擇有代表性的井及時抽干井內的水觀測恢復水位,以準備掌握水位降深,又不過大影響降水正常運行。抽水運行期間還必須注意觀測沉井進展情況,記錄沉井標高,注意收集沉井監(jiān)測資料變化情況。
四、實際工作量
我公司完成降水井2只,各井井深14m,孔徑Φ600mm,管徑Φ273mm,管壁厚4mm,沉淀管1m,過濾器長6m,埋置深度7-13m,礫料單井用掉7T,填埋深度14-1m,粘土填埋深度1-0m,各井下入1臺QDX25-30-5電泵,并備用1臺,共3臺電泵在場地內,并備用發(fā)電機。輕型井點布置在基坑四周。
實際工作中,2003年2月14日1號井鉆孔過程中在14m深度處遇障礙物,后移位至離沉井4m處于第二天成1號井;2003年2月17日2號井鉆孔過程中,在離沉井3m處2號井內于9m深度處遇障礙物,后鉆井移位到離沉井5m處于第二天成2號井;2003年2月20日成3號井。各井成好后馬上下泵,抽水至清為止。
五、結論與建議
1.多種降水方法可以綜合利用,開挖過程中利用降水措施可以干挖到底。
2.降水過程中,應有雙電源保障。
3.降水應根據地質和工程情況確定方法,不僅可用單一方法,更可用多種方法綜合利用。
4.通過多種降水方法的綜合利用,既可以節(jié)約成本,又可以縮短工期。本案中如全部用輕型井點降水,則要求二級降水25套,約25萬元;若都用深井降水,須用井10口,約30萬元,同時不利于周邊環(huán)境安全,F(xiàn)實際僅用輕型井點4套,深井2只,耗資約10萬元。既利于挖土,又節(jié)省成本。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