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02 09:36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溝通的技巧
溝通能力現已成為每個人必備的能力之一,對于服務行業(yè)人員尤為重要,溝通能力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工作的績效。要想達成有效的溝通,除了自身具各相應的素質之外,還應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
如何有效進行面談
1.助人關系的三大核心條件:真誠;尊重;同理心。
2.專注行為
以下行為可使案主感受到你的專注:微笑;開放的姿態(tài);向前傾;觸摸;眼神接觸;點頭。
3.展開話題
。1)直接提問:例如"今天你好像悶悶不樂,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
。2)稱贊:例如“你這個筆盒很漂亮,是在哪里買的呢?”
(3)投其所好/尋找共通點:例如"原來你也喜歡張學友的,我也是他的歌迷呢!"
。4)自我揭示:例如“我在小時候也是不喜歡讀書的,不過后來……”
4.積極聆聽(Active Listening)
積極聆聽有別于被動的聽,積極聆聽包括傾聽對方的口語表達的內容,以及內容背后所反映的感受,而這些感受往往透過表達者的手勢、表情、神態(tài)、身體動作及聲調的高低快慢反映出來。
面談技巧
扼述語意
﹡重述對話的主要重點,以示對案主的專注和明白,以建立工作關系
﹡透過扼述語言檢視你所理解的準確性,同時協助進一步討論和交談
﹡給予面談方向
﹡切忌百分百的模仿和加入自已的見解
例如:“你目前最煩惱的是不知你的好朋友為何突然對你的態(tài)度改變了,最難受的是少與你交談,沒耐性聽你傾訴心事”。
綜合撮要
﹡有系統(tǒng)、準確地精簡地綜合案主重點,讓他有機會清晰、重溫自己的看法與想法
﹡作為面談的總結
例如:"綜合我們今天的討論,你希望先處理最困擾你的事,即是與小明的沖突;第二就是處理他的偏心問題,第三就是你的學業(yè)成績,尤其是英語;最后就是控制情緒的方法。"
集中話題
﹡案主可能因情緒不穩(wěn)、逃避、習慣、選擇地聆聽等因素而時常轉變話題,集中話題有助案主組織思路及給予面談方向
例如:"偉仔,你似乎有很多事情想告訴我,但剛才我們協議會先談你與爸爸的關系,你覺得爸爸對你和對妹妹有什么分別?"
澄清
﹡澄清含糊概念,減少不必要的誤解
例如:"你的意思是老師沒有讓你解釋便罰你,覺得老師針對你?"
對質
﹡挑戰(zhàn)案主的想法
﹡語氣可以溫和婉轉但要堅持
例如:"你可能覺得死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我相信事情一定不止一個解決方法。"
運用自我揭示
﹡可切身處地分享與案主相關的經歷,引起共鳴
﹡有助減少案主的防衛(wèi)機能,取得案主的信任
﹡切忌作故事
例如:我小學五年級時都試過出貓,當時…后來…"
反映感受
﹡留意案主的情緒包括身體語言及語調,反映其不自知或未察覺的情緒反應
﹡協助案主探索、接納及面對自己的情緒
﹡反映情緒背后的意思
﹡展示你對案主的理解
例如:一"我好努力去改變自己…去遷就他…,他都不欣賞,仲話要同我分手!"
一“你為他付出好多但他都不接受,你覺得好不甘心…好失。
提問技巧
提問是資料搜集的一個重要步驟,引導案主反思自己的困惑,有探索、澄清、肯定、提醒的作用。
開放式提問
例如:"你當時有什么感覺?,"你認為有什么改善的辦法?"
封閉式提問
例如:“你是不是已經盡了全力?”
刻度提問
例如:如果用1至10分去形容你和他的關系,10分是最高而l分最低,你會用幾多分?"
奇跡提問
例如:"在你生日那天,你許了一個愿,當你第二天睡醒時,你的愿望成真,你希望有什么改變?"
應付提問
例如:"快要考試了,你上學期成績很差,你會怎樣幫自己去爭取升級?"
有關例外情境的提問
例如:"請你想一想有沒有試過你煲電話粥,但沒有和媽媽發(fā)生沖突的經驗?"
非語言溝通技巧
非語言溝通技巧的特性有:
。1)無處不在,不可避免
。2)較少意識得到
。3)注重感受和情緒的表達
。4)要配合語言溝通技巧運用
非語言溝通技巧包括面部表情、身體距離、姿勢、動作、眼神、聲調音量、儀表服飾、身體接觸,甚至你所布置的環(huán)境等。
一、面部表情
面及眼是身體上最易引起注意的部位、是非常復雜的表情管道:因為產生出來的實在太多,而表情的變化也實在太快。面部表情基本上可以分為驚訝、害怕、生氣、嫌惡、傷心、但亦可同時多種結合在一起。若你對對方或當時的情況了解的話,你可能很正確地判斷出對方面部表情所代表的情緒。
與人交往時,面部表情宜生動吸引,并要配合說話內容,而笑容亦是面部表情需要一環(huán),一個友善的笑容,表示友善,愿意開放與人交往。別人接收了這個友善的信息后,也較愿意接近及與你交往。
二、眼神接觸
如果你避免注視某個人,別人將猜測你是焦慮的,不誠實的,或比較有興趣于你的眼神正在看著的事物。眼神交流過多,如瞪視,會令人不自然。
適當的接觸是敬意和注意的有力象征。眼神接觸能有力地表示出你的態(tài)度,如服從、膽怯、憤怒,亦是開放話語的重要技巧。眼神接觸要自然,不要過頻密或逃避眼神、或以敵視的眼望著對方。
與人交流時不需全時間望著對方眼睛,可不時轉移至對方面部的其他地方,例如:鼻等。這樣會較自然。
三、身體姿勢 (包括坐姿,站姿)
你的身體擺出來的姿勢等于告訴別人,你希望和別人有什么樣的交往關系、對方所說的事你有沒有興趣。雙手交叉或雙腿交疊得太緊,都是封閉式的姿勢,顯示你緊張的心緒或沒有興趣和別人交往;雙手不交叉,雙腿交疊而方向指向對方或微微張開,都是開放式的姿態(tài),這些姿勢被理解成你精神放松,而且愿意和別人保持交往;面向別人并向前傾斜是非常重要的姿勢,顯示敬意和投入。
四、手勢及其他動作
說話時可以適當地配合手勢的運用,加強內容表達和感染力,不過要注意手勢運用宜和自然,不要太夸張。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